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跨界服务模式便利店 物流业

2013-03-04 11:32:49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546 我要评论


  便利店 物流业 跨界合作能否碰撞出便民“新火花”
  
  在成都,WOWO24小时便利店,正将“便利”属性拓展到“商品销售”以外的更多领域。
  
  3月1日起,该市首批10家WOWO24小时便利店,开始全天提供顺丰快递的快件寄收服务;无*偶,一个多月前,京东商城也宣布与WOWO合作,将其发展成为网购的“自提点”。
  
  便利店 物流业,这一跨界服务模式,将在成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不能再“快”物流服务谋变
  
  与便利店的合作,对顺丰快递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两年前,顺丰就抢先“占领”了深圳街头的便利店。
  
  “在深圳,每家便利店都有‘顺丰’的挂式灯箱,好比一面插遍大街小巷的旗帜,让需要寄快递的市民首先想到我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华西地区经营本部销售管理经理谢奔坦言,服务行业难争取、也是宝贵的资源,就是受众的“习惯性选择”。
  
  此外,“快”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当快件的寄收周期已难再进一步压缩时,如何提高寄收件过程的便捷程度,就成为竞争力的有效补充。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能力,是顺丰看重便利店的重要原因。
  
  在此前的成都市政府工作会议上,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主动为这两大服务行业“牵线”,触动了合作契机。
  
  经过周密考量后,顺丰决定将“深圳模式”移植到业务量剧增的西南地区,利用成都市中心城区的4200多家便利店、连锁店,抢占市场先机。为尽快吸引成都市民到便利店寄快件,顺丰还拿出了10%-20%的优惠,“比如同城快递首重11元,在门店则只付9元。”
  
  同样选择WOWO,电商巨头京东商城也怀揣“抢市场”的紧迫感。1月21日起,成都市民的京东包裹,可以请家门口的WOWO便利店“代收”。“成都的订单每天达2万多个,物流配送的压力急需释放。”京东商城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郝劲刚认为,将24小时便利店发展成为“自提点”,是物流业的大势所趋。
  
  务求更“新”叠加中创生更高价值
  
  跨界合作,优势何在?在京东商城设立的首批两个WOWO便利店自提点,叠加互惠的效应已经显现:一个多月来为周边市民代收了1200多个包裹,其中约3成市民在取包裹的时候,会“顺便”买点东西。
  
  “便利店已经告别‘跑马圈地’的时代。”WOWO中国便利董事长汤耀华坦言,要守住便利品牌集团军的位置,必须“通过叠加增值服务来巩固客源和客流速度”。
  
  与物流业的一系列合作,是WOWO便利店“异中求同”的发展思路。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宋建朝认为,这也是一种服务业的革新升级,“比如对快递公司而言,快递员的流动性大,成本高;而对便利店来说,带给市民的叠加服务越多、信息量越大,才可以不断增加和稳定客户组群。”
  
  据悉,第二批10多家京东自提点也将于本月中旬启用;6月份,该功能将覆盖全市的WOWO门店。而据谢奔透露,顺丰也开始与WOWO探讨展开自提业务的可能性。不过他也表示,相较收件来说,派件的难度和复杂性更大,“相关权责如何明晰,还在进一步商讨。”
  
  类似的跨界叠加,或将让成都近年来全力打造的“民生服务终端”变得更加丰富。成都市*流通产业处处长冯伟告诉记者,去年,该市现代服务业产值已迈上4000亿元台阶,同比增长11.5%。
  
  采访札记
  
  打造“城市服务终端机”
  
  宋建朝对一个小故事念念不忘:“中国台湾的不少年轻人,一天要跑好几次‘7-11便利店’。为什么这么多趟?他们说,‘要Keepupdate(掌握新流行趋势)。’对于年轻人来说,便利店是接收新讯息的佳窗口。”宋建朝说,这就是成都零售领域梦想的一个未来。
  
  近两年,成都市便利店进入高速发展期,各个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地密集“布点”,“跑马圈地”。但在宋建朝看来,布点,只是“表皮”,如何将资源,尤其是政府的资源更好地叠加,让便利店成为“城市服务终端机”,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
  
  冯伟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告诉记者,服务质量和品质,比卖产品更重要。据统计,目前成都市主要品牌便利连锁店提供的便民服务,大都以手机话费、天府通等“低端”充值功能为主,包括水电气代收、快递代收代取等增值服务都没有全面铺开,政府民生服务项目普及更无从谈起。
  
  如果以便利店为载体,再叠加更多便民服务项目,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项目,城市不就多了几千个便民服务窗口?在冯伟看来,这已是一个待解课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