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编辑视点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推广障碍

2013-04-10 09:49:25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3815 我要评论


  物流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行业之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的应用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有*的促进作用。物联网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对物品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监控水平,改变了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手段,对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铁路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通信信息网络也正朝着数据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基本满足了物联网在铁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物联网在物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已初见端倪,但也要清晰认识到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存在着较多的制约因素。
  
  技术问题
  
  物流业是一个个性需求多且复杂的行业。目前,市场上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大都以国外TI、NXP、HITACHI、INTEL公司为主生产,此频段的标签天线受工艺、标签面积以及基底材料的限制和影响较大,天线和芯片不能很好适配的问题突出。此外,标识物体本身的形状、物理特性以及包装介质都会对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识别率产生影响,尤其是金属和液体物品,在运输中通常会产生干扰问题。
  
  成本因素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尚未形成规模,不具备规模效应,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成本较高。比如,远距离扫描的标签单个成本要1美元左右,一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还需要进行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信、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物联网的应用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若没有强烈需求,企业很少会主动应用。因此,目前主要集中在行业利润较高或单件物品价值较高的领域,而在实力较低、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中则应用较少。
  
  标准问题
  
  我国物流业本身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难以统一,给物联网各种技术与物流业的融合造成了障碍。比如,条码技术虽然有国家标准,但是推广力度不够,现在基本上每个领域应用时,都有各自的一套体系,从而阻碍了物流网在物流业的推广。
  
  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提出较高要求。面对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准确预测客户需求等问题是企业经常遇到的,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各个物流供应链的参与者可以按照预定的权限和流程各行其事,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信息流无缝链接,既可分工协作,又相对独立。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