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行业相关

义乌市物流货代业进入新发展期

2012-03-28 09:56:08浙江物流网阅读量:1388 我要评论


导读:

  昨日,记者从义乌货代物流协会获悉,由义乌市10家货代物流企业“抱团组合”的浙江义联物流货代有限公司近日已拿到省*的“执照”,由此宣告义乌货代领域强强联手形成的家“公共定仓”平台诞生,义乌市物流货代业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大背景呼唤物流业提升
  
  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今年的“两会”上,有关义乌陆港城市建设问题始终是大家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充分发挥义乌市巨大物流优势,加快建设“义乌港”步伐?会议之后成了全市上下多层面着力的热点议题。
  
  “义乌港”二期、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项目、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许多配套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模式也正在多方位提升,以努力增强义乌市物流的承载力,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
  
  “义乌大的发展背景,要求我们与物流相关的各层面齐头并进。”义乌货代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金丽仙说,义乌市作为全国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物流势头很强劲。据海关统计,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经义乌海关监管出口集装箱都超过57万标箱。
  
  “如此庞大的外贸货运量,需要有一条顺畅的通道,而其间几千家货代物流企业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新的环境对这支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丽仙说。
  
  物流业发展中渐趋规范
  
  记者在义乌货代物流协会办公室了解到几个数据:一是,到去年底义乌市货运代理企业达到1056家;二是,去年12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年会公布,截止第十三批浙江省共有A级物流企业247家,按地区分,宁波89家、杭州42家、湖州19家、温州12家,而义乌达到31家,这些企业中,大部分是货代物流企业。
  
  “随着义乌市场出口的增长,这些年货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协会办公室的老黄说,开始起来时从事货代仓储的企业也是一哄而上,存在鱼龙混杂现象。少数企业为了拉生意,违规操作,给监管和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为规范运作,树立义乌货代物流的良好形象,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08年成立了义乌货代仓储协会。
  
  协会成立之初,虽然只有32家企业,但在行业内竖起了一支*。会员通过制定企业自律公约,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从而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经过几年的运作,货代物流协会现已发展会员企业100多家,协会站在促进“义乌港”建设的高度来看待货代业的发展,在与政府及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上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企业经营的日趋规范,为海关等部门的出口监管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带来好处。义乌海关为此建起了“绿色通道”,开设“货代协会报关专窗”,对相关会员企业优先接单,大大便利了会员企业。这种“奖励诚信”的措施,促进了规范经营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和提升。
  
  “抱团做大”打造货代新平台
  
  据了解,随着货代经营态势和环境的变化,一直以来存在的“小、弱、乱”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货代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联合势在必行。“货代物流要与义乌市‘义乌港’建设相吻合,就必须紧跟形势,舍得投入,努力做大做强。”
  
  而随着浙江义联货代有限公司的成立,这一方向有了实质性突破。此次强强联手是由“中量控股”集团牵头和扬翔货代、华皓货运等九家物流公司联合打造的一个大型的物流货代公司。
  
  中量控股集团董事长孙建宏说:“义乌市场是世界性的,市场和物流相辅相成,只要把服务做到位了,物流有文章可做。义乌出口的货物多,但做物流和代理的企业规模都较小,这样不行。外商找货代企业,一看价格二看服务。这一次,我们10家企业联合成立新公司,就是要打造一个义乌自己的公共定仓平台,提升做物流的档次和服务质量。”
  
  据了解,以前义乌小商品出去,都要通过宁波等地的货代公司再转一手,而“义联”成立后,就可以直接与船务公司谈业务,中间减少一个环节,降低了成本。而且“义联”上了规模和档次,也提升了义乌物流甚至义乌的品位和形象。
  
  “义联”上路,也强化了同行之间的交流,记者在采访孙建宏时,他刚好收到一则信息,南粤物流的*偕同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一行来义乌考察物流。
  
  孙建宏说,公司运作后计划投资打造一支拥有200辆集装箱拖卡车的车队,由此改变义乌没有自己大型车队的历史。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