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数据统计

武汉新港连续五年稳居内河亿吨大港行列

2014-10-17 10:06:27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828 我要评论


            导读: 武汉新港是由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岸线统一规划建设而成,目标是“亿吨大港、千万标箱”。据悉,武汉新港已经连续五年稳居内河“亿吨大港”行列,港口经济发展活跃。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1228亿吨,同比增长10.74%.

      9月,武汉新港的内贸箱持续增长,其中本地内贸箱环比增长8.44%,达到历史高水平,中转内贸箱环比增长3.03%。按照目前趋势预测,武汉新港2014年全年货物吞吐量将达1.4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95万标箱。

      据悉,武汉新港两大创新,*程度地促动了新港的发展壮大。

      大创新:跨4个行政区域实行“4个统一”。武汉新港跨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等4个行政区域,却实行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这种港口模式全国。*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湖北省港口发展存在一些难题:缺乏整体规划,码头布局比较分散,功能分区不强;基础设施滞后,机械化水平不高,整体生产效率低;港口和航运企业“小、散、弱”的现象比较突出,货物年吞吐量*在5000万吨左右徘徊。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港口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武汉新港从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束缚入手,成立新港规划建设*小组,协调处理跨区域、跨部门问题;经*编办批准,成立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明确为湖北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武汉市组建并管理,统一负责武汉新港规划建设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武汉新港以武汉为,将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的627公里港口岸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在现有的27个港区及9300平方公里经济腹地范围内统筹布局。体制的创新突破为促进港口岸线、生产要素和行政资源整合,调动各方积极性,释放长江水运生产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大创新:突破传统模式打造“第四代港口”。武汉新港,绝不仅是发展“港口”,而是将产业园区、物流体系、城镇建设、集疏运网络建设等融为一体统筹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第四代港口”。根据总体规划,武汉新港建设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为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港口设施和经济技术开发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走向海外的港,水水和水陆中转的枢纽港,以及港口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先导区。武汉新港将主要集中规划建设“一个新港商务区、两个集装箱核心港、五座临港新城、十二个临港产业园”。同时,以国家干线公路、铁路和空港为依托,完善网络节点,规划构筑东部“公路六纵三横六联、五条沿江铁路通道”和西部“公路三纵三横六联、两条垂江铁路通道、一条沿江铁路通道”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