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冷在我国冷链基地中渐普及
2014-07-28 16:05:57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3490 我要评论
导读:目前我国大型冷库多用氨制冷技术,每年氨泄露事故造成大量损失。自2013年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基地对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将代替氨制冷为我国冷链产业带来更安全的发展前景。
二氧化碳制冷在我国冷链基地中渐普及
据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介绍,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已是公认的必须淘汰的制冷技术,而正像日前吉林德惠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的惨痛教训,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氨制冷技术,由于氨具有易燃、易爆、毒性,也被行业所诟病。2010年在国家环保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金支持下,烟台冰轮集团开始自主研发公认的氨与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目前已经取得成功。在这套系统中,直接进入食品加工车间和库房里的是二氧化碳,即使泄露对人体和食品安全构不成威胁;整个系统大大减少了氨的使用,不仅制冷效率较传统技术有所提升,而且避免了氨泄漏带来的燃爆威胁。
国内二氧化碳制冷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2013年8月国内运用R507/CO2复叠制冷技术的重庆凯尔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在重庆启动,国机集团所属中国农机院负责该项目冷冻冷藏库工程和冰蓄冷工程的安装建设。R507/CO2复叠制冷技术作为制冷的技术,运用于冷链物流在全国尚属*,而“移植”到容量达10万吨的冷链物流园,更是“全中国”。
产业园的*空调系统则采用了中国农机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的动态冰蓄冷技术,可将运行成本降低35%左右。运用R507/CO2复叠制冷技术和动态冰蓄冷技术建成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将成为“国内*、”的多温区、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大型冷链*工程。据悉,近日重庆凯尔冷链物流产业园已正式建成,将于8月初投入运营。
今年年初,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贝类及海参冷冻加工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大,系统技术*的二氧化碳制冷在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的交付,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制冷开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今年6月18日,江苏天缘集团新建万吨物流冷库调试成功,正式投入运行。据悉,该冷库系统配置了2台自动型CO2螺杆压缩机组和2台液氨冷却自动型螺杆压缩机组,并在库房内采用了双温设计和尼龙织物风道等新技术。
今年6月27日,甘肃新联友食品冷藏股份有限公司与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在兰州举行10万吨冷库项目二氧化碳制冷工程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项目是该系统在全国的第19家工程。该项目的签约,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技术的推广普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二氧化碳冷库项目大多都是采用氨/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二氧化碳循环在亚临界条件下运行。此时二氧化碳用作低压级制冷剂,高压级用氨作制冷剂,氨的充注量只有纯氨系统的1/10,有效降低了氨充注量,*地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与传统氨制冷相比,实际使用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市京科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揽的北京某物流有限公司15万吨冷库项目在去年开工建设,该冷库系统将尝试运用CO2跨临界制冷技术。CO2跨临界制冷技术有效解决了以氨为制冷剂存在的泄漏隐患对人身和食品的危害、以及以“氟-R22”为制冷剂泄漏对大气层的破坏等问题,且相较NH3/CO2复叠制冷系统在成本上更有优势。
2013年9月14日*举行了中国HCFCs(含氢氯氟烃)物质生产行业淘汰计划实施启动大会,正式宣告2030年将在中国全部淘汰包括R22氟里昂在内的HCFCs,由此二氧化碳制冷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将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带来更为安全的发展前景。
二氧化碳制冷在我国冷链基地中渐普及
据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介绍,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已是公认的必须淘汰的制冷技术,而正像日前吉林德惠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的惨痛教训,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氨制冷技术,由于氨具有易燃、易爆、毒性,也被行业所诟病。2010年在国家环保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金支持下,烟台冰轮集团开始自主研发公认的氨与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目前已经取得成功。在这套系统中,直接进入食品加工车间和库房里的是二氧化碳,即使泄露对人体和食品安全构不成威胁;整个系统大大减少了氨的使用,不仅制冷效率较传统技术有所提升,而且避免了氨泄漏带来的燃爆威胁。
国内二氧化碳制冷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2013年8月国内运用R507/CO2复叠制冷技术的重庆凯尔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在重庆启动,国机集团所属中国农机院负责该项目冷冻冷藏库工程和冰蓄冷工程的安装建设。R507/CO2复叠制冷技术作为制冷的技术,运用于冷链物流在全国尚属*,而“移植”到容量达10万吨的冷链物流园,更是“全中国”。
产业园的*空调系统则采用了中国农机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的动态冰蓄冷技术,可将运行成本降低35%左右。运用R507/CO2复叠制冷技术和动态冰蓄冷技术建成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将成为“国内*、”的多温区、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大型冷链*工程。据悉,近日重庆凯尔冷链物流产业园已正式建成,将于8月初投入运营。
今年年初,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贝类及海参冷冻加工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大,系统技术*的二氧化碳制冷在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的交付,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制冷开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今年6月18日,江苏天缘集团新建万吨物流冷库调试成功,正式投入运行。据悉,该冷库系统配置了2台自动型CO2螺杆压缩机组和2台液氨冷却自动型螺杆压缩机组,并在库房内采用了双温设计和尼龙织物风道等新技术。
今年6月27日,甘肃新联友食品冷藏股份有限公司与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在兰州举行10万吨冷库项目二氧化碳制冷工程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项目是该系统在全国的第19家工程。该项目的签约,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技术的推广普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二氧化碳冷库项目大多都是采用氨/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二氧化碳循环在亚临界条件下运行。此时二氧化碳用作低压级制冷剂,高压级用氨作制冷剂,氨的充注量只有纯氨系统的1/10,有效降低了氨充注量,*地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与传统氨制冷相比,实际使用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市京科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揽的北京某物流有限公司15万吨冷库项目在去年开工建设,该冷库系统将尝试运用CO2跨临界制冷技术。CO2跨临界制冷技术有效解决了以氨为制冷剂存在的泄漏隐患对人身和食品的危害、以及以“氟-R22”为制冷剂泄漏对大气层的破坏等问题,且相较NH3/CO2复叠制冷系统在成本上更有优势。
2013年9月14日*举行了中国HCFCs(含氢氯氟烃)物质生产行业淘汰计划实施启动大会,正式宣告2030年将在中国全部淘汰包括R22氟里昂在内的HCFCs,由此二氧化碳制冷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将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带来更为安全的发展前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冷链物流对于小龙虾产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证产品的鲜活度。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是连接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关键纽带。
- 2025-04-27 11:37:11
- 9089
-
《池州市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依托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综合保税区、大渡口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布局建设一批产地型、枢纽型的专业性物流节点,推进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
- 2025-02-28 13:26:12
- 17090
-
近日,《海南省促进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明确要系统推进航空客货枢纽建设,增强航空货运基础保障能力,提升航空口岸便利化水平等。
- 2025-02-20 13:22:15
- 19699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