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助港珠澳大桥首段钢箱梁顺利装船启运
2014-01-16 10:56:51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652 我要评论
中国物流设备网导读:1月15日,在2台2000吨龙门吊的吊装下,钢箱梁拼装中铁山桥中山基地上,港珠澳大桥CB01标首段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钢箱梁大节段装船启运。
据悉,该龙门吊是国内同类型大起重能力的龙门吊,跨度62米,起升高度45米,可满足所有大节段钢箱梁的吊运。“采用龙门吊吊装,吊装过程不受潮汐制约,实现全天候作业,有效保证了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周期。”胡广瑞介绍,平板驳船启运至安装桥址,航程约6个小时。
2台2000吨龙门吊助港珠澳大桥首段钢箱梁顺利装船启运
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龙门吊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长约22.9公里,板单元在山海关、武汉、南通、扬州的基地制造,梁段拼装在中山的3个基地完成。中铁山桥集团总经理刘恩国介绍,CB01标板单元制造工程自2012年7月18日正式开工,钢箱梁总拼装于当年12月28日在中山基地开工。
CB01标项目总工程师胡广瑞介绍说,项目合同段全长8.67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由72个大节段和55个小节段组成,大节段长度大为152.6米,大重量达到3600余吨。
据悉,深海梁计划于1月18日架设,标志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制造工程从拼装转入桥位连接施工阶段,大桥建设驶入快车道,也实现了我国钢桥制造从造桥大国向造桥强国的跨越。
首段大节段为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香港侧第二联跨,长132.6米,宽33.1米,高4.5米,重2815吨,是国内已发运的大规模钢箱梁节段。
据介绍,大节段制造中采用了自动焊接机器人设备,使钢箱梁拼装局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提升了我国钢箱梁制造技术水平,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根据计划,CB01标今年将完成42个大节段制造,实现工程过半。
据悉,该龙门吊是国内同类型大起重能力的龙门吊,跨度62米,起升高度45米,可满足所有大节段钢箱梁的吊运。“采用龙门吊吊装,吊装过程不受潮汐制约,实现全天候作业,有效保证了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周期。”胡广瑞介绍,平板驳船启运至安装桥址,航程约6个小时。
2台2000吨龙门吊助港珠澳大桥首段钢箱梁顺利装船启运
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龙门吊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长约22.9公里,板单元在山海关、武汉、南通、扬州的基地制造,梁段拼装在中山的3个基地完成。中铁山桥集团总经理刘恩国介绍,CB01标板单元制造工程自2012年7月18日正式开工,钢箱梁总拼装于当年12月28日在中山基地开工。
CB01标项目总工程师胡广瑞介绍说,项目合同段全长8.67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由72个大节段和55个小节段组成,大节段长度大为152.6米,大重量达到3600余吨。
据悉,深海梁计划于1月18日架设,标志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制造工程从拼装转入桥位连接施工阶段,大桥建设驶入快车道,也实现了我国钢桥制造从造桥大国向造桥强国的跨越。
首段大节段为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香港侧第二联跨,长132.6米,宽33.1米,高4.5米,重2815吨,是国内已发运的大规模钢箱梁节段。
据介绍,大节段制造中采用了自动焊接机器人设备,使钢箱梁拼装局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提升了我国钢箱梁制造技术水平,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根据计划,CB01标今年将完成42个大节段制造,实现工程过半。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龙门吊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安全操作龙门吊。
- 2015-01-06 10:40:04
- 3394
-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中国在世界逐渐占领着一席之地。在*认为中国是制造大国的情况下,中国上海振华集团突破“制造”向“创造”迈进了一大步。
- 2014-07-11 16:34:50
- 3340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