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技术首页>技术动态

武汉博泰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回放

开播时间06-08 14:00

产品推荐

更多>

四项电网工程+西部抽水蓄能电站赋能“大美青海”

2025
07-11

14:37:45

分享:
20
来源:武汉博泰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盛夏八月

大美青海

四项电网工程将在这里开工

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提供有力支撑

工程档案:

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

装机容量:280万千瓦(8台35万千瓦可逆式机组)

储能量:2000万千瓦时

是我国西部地区装机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建设规模:2台21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

2回750千伏线路(长度2×234.5千米)

 

玉树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

路径:唐乃亥—玛多—玉树

线路长度:330千伏线路516千米

 

果洛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

路径:青南—玛尔挡—果洛

线路长度:750千伏线路199千米、330千伏线路60.2千米

 

   青海,富光、丰水、风好、地广,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也是全国清洁能源富集的省份之一。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青海蹄疾步稳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2022年8月,青海省政府与公司签署《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探索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国网方案和青海经验。新开工的这一批电网工程降碳、扩绿效益显著,是政企协作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标志性行动。

 

这些工程具体有何意义?头条君为您解析——

黄河上游有了大“充电宝”促进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预计到2030年,青海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是目前的3.5倍,新能源消纳和稳定送出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电网调峰和保供压力日益凸显。

青海海南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抽水蓄能是技术成熟、生态友好、经济性优的灵活调节电源,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青海海南州贵南县境内,是黄河上游核准建设装机容量、建设条件抽水蓄能项目。该电站总装机容量280万千瓦,双倍调节能力达560万千瓦,可充分发挥削峰填谷、调频调相等作用,有效平抑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的影响,实现电能的余缺互济、时空互补,提高电网保供能力。电站投产后,每年相当于替代燃煤1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5万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青海750千伏网架再拓展服务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开发

   青海海南、海西两地风光资源丰富,已经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目前,在这两地,一批新能源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连接海西新能源基地和西北主电网,是保障国家批大型基地200万千瓦风电及茫崖冷湖风光气储一体化园区电力送出的重要电网工程。工程投运后,青海750千伏骨干网架向西拓展230千米,打通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与青海主网送出通道,为后续柴达木沙漠基地新能源开发预留了空间,也使特高压外送通道更为稳定、高效。

青豫特高压直流将青海绿电送往远方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电可靠性稳增长利民生

   ·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

   位于三江源腹地的玉树二回、果洛二回工程将进一步强化黄河上游地区电网网架结构,大幅提升玉树、果洛地区从青海主网的受电能力,提升供电可靠性。电网更坚强,当地65万群众生活改善、生产发展和提升电气化水平的底气更足了。

   两项工程还将服务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推动黄河流域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新玉树新风貌

 

   ·大项目,大投资,稳经济,促增长。

   哇让抽水蓄能电站等四项工程总投资约215亿元,可直接拉动GDP增长约600亿元,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5万个,能够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将在稳投资、保就业、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项目也促进青海绿电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美三江源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https://www.56j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