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机 RFID产业 物流行业 运输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 资讯中心> 人物专访> 柳工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世界的
柳工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世界的

2009年11月04日 16:04  物流技术网  点击:712
分享:
                                                                           访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华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虽然中国国内经济今年保八在手,但是,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国外销售同比明显下降。长期坚持国际化战略的柳工在这种情势下近况如何?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华。而一连串的数据表明:在行业表现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柳工跑赢了大势,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历经风雨
  截至6月底,柳工累计出口整机1604台。其中装载机占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7%上升到24%,销售额出口,销售量第二;挖掘机占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从8%上升到18%,销售额出口,销售量第三;压路机占有率从12%上升24%,跃居位。前三季度装载机销量为19890台,挖掘机销量为1507台,压路机620台,其中出口2000台左右,预计柳工集团2009年将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目标。
  50多年的柳工目前在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排名第26名。这样的掌声来自不放弃的市场勇气和智慧。本世纪初,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挖掘机领域攻城略地,技术上差距甚远的中国挖掘机行业几乎丢掉整个市场。数家跨国公司意欲以合资合作方式迫使柳工放弃品牌,但柳工在危急时刻进行了绝地反击。2006年初,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成立,当年柳工挖掘机市场占有率由2.9%提高至3.21%;2007年,实现产销2100台,在国内一举超过国际品牌沃尔沃,成为当年惟一产销挖掘机超过2000台的民族品牌。
  柳工的世界有多大?在挖掘机上的坚守,充分体现了柳工对民族品牌的热爱与执著,也为柳工要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个国际化品牌”,打造“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作了注脚。
  柳工的世界是梦想
  2005年10月,柳工新标识正式启用,并郑重向外界宣布:“世界柳工,源自中国”。2006年制订的《柳工文化大纲》中,柳工明确了愿景是“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到2012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全球50强前15名,到2020年进入全球前5。目前在工程机械全球50强中,每年上升3~4位(2008年柳工排名第26位)。
  柳工的世界是信心
  柳工拥有了包括土石方机械、路面机械、小型机械、工业车辆及起重运输机械5大领域的13条产品线,柳工研发力量,拥有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5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现代意识强烈,是中国早采用融资租赁的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脚步坚实,不仅产品行销美国、欧洲、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有数十位国际人才加盟柳工……
  柳工的世界是策略
  为实现梦想,柳工制定了未来三大转型方向:由国内市场竞争向全球市场竞争的转型、由装载机一枝独秀向以装载机为核心其他战略性业务快速崛起的局面转型、由以产品经营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经营转型。2006年,柳工集团的核心企业股份公司进行了重大的组织变革……
  一系列的管理变革,带动了企业的整体升级,柳工开始了人才国际化、管理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的进程。
  柳工的世界是现实
  2008年柳工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了15%,其中柳工5吨装载机产品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超过70%。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海外网络及品牌建设,目前柳工在海外80个国家有70多家一级国际经销商、全球建设8个零件配件中心,在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印度等地区分别成立了面向国际区域的营销公司。
  在产品出口已经小有成就的基础上,柳工开始了海外制造的阶段。2008年7月,印度工厂动工建设,这是柳工个海外制造工厂。2009年7月8日,印度工厂建成并正式开业,迈开柳工国际制造的步。
  王晓华董事长对记者说:柳工国际化的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海外营销阶段,二是国际制造阶段,三是投资收购阶段。从产品出口出发,柳工目前已经处于第二阶段,以印度公司的投产为标志,柳工国际化已经进入了发展期。
  柳工的世界还有危机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柳工只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充分享受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但王晓华董事长不无危机感地说,柳工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销售收入才达到100来亿元,而卡特彼勒却高达400多亿美元。从经济总量上看,我们还是一个中小公司。如果不走产业多元化的道路,仅仅依靠装载机一种产品,那么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目前,柳工拥有13条产品线,是国内系列全、档次高的产品。产品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欧洲等80多个国家及地区,产销量居全球第二。
  在柳工,国际化不是一场战役,而是战略,柳工看中的不是一时一事的得意,而是长长久久的发展。也正因此,柳工多年的国际化在金融危机的时下,为企业创造了财富。(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服务|广告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物流技术网 Copyright 56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