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机 RFID产业 物流行业 运输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 资讯中心> 关注人物> 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全国发展
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全国发展

2009年05月18日 10:32  物流技术网  点击:531
分享:
                                                                               ——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研究员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不是上海的航运中心,而是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以及经济拉动、辐射能力,为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服务的国际航运中心。其建设也不仅仅是上海的事,而应全国一盘棋,共同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王德荣表示,随着中国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这一热潮,大进大出的贸易形态,已成必然。此外,中国作为航运大国,外贸运输90%以上要通过海运完成。而上海作为经济总量占全国半壁江山的整个长江流域的门户,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必然决定了它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从目前长江流域的外贸物资进出口情况来看,上海市外贸物资(除大宗散货外)几乎100%通过上海口岸进出口;浙江近60%、江苏40%的外贸物资走上海口岸,长江中上游地区也有近60%的货物通过长江三角洲口岸,其中上海占二分之一强。
  作为早提出“优化运输结构、转变运输增长方式”的专家,王德荣于1991年就率队来沪完成了《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规划研究》。在这份由当时国家计委与世界银行合作的研究项目中,王德荣等中方科研人员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设想,以及以上海港口群为龙头、浙江江苏为两翼、长江港口群为纵深的组团模式。
  “当时,上海还提出了在发展物流业的基础上,大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理念。”作为物流专家的王德荣表示,事实上,国际金融、贸易、经济等中心大多脱胎于国际航运中心,而世界上的航运中心均是以面向海洋、航运业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依托。他说,十多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目前世界前20位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全部入驻上海。去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准箱,排名分别位居世界和第二。
  王德荣认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不光是货物的进出,还要有良好的航运服务。比如,作为老牌的国际航运中心的伦敦,几乎见不到货轮的影子,但是它仍拥有全球大的航运交易量。上海在加强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加快软实力建设,走出目前航运服务大多集中在船代、货代等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企业的境况,在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服务业领域以及航运指数期货、运费期权等航运价格衍生品领域有所作为,从而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既具有国际货物集散和中转功能,也具有国际航运交易和服务功能。(来源:中国上海)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服务|广告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物流技术网 Copyright 56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