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市场分析

我国中小食品包装机械企业风险的四大因素

2010-11-05 15:33:49中国物流与采购网阅读量:491 我要评论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食品包装机械业也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然而,虽然该产品市场需求较大,但由于同一地区大量重复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等原因,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低价竞争中岌岌可危。
  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制造行业目前的产品水平呈宝塔状。底部是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产品。产品比较少。数据显示,全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企业有近6000家,其中2000多家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5%的企业转产或倒闭。产值及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仅十几家,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仅有50家,行业内75%的出口产品是由这50家企业生产的。业内人士认为,该行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小型企业将在竞争中被逐步淘汰和合并。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产品品种及成套数量少。国内大多以生产单机为主,而国外大多为配套生产,很少单机销售。一方面国产设备的品种无法满足国内食品和包装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机械厂单机生产销售上利润微薄,无法获得成套设备销售的益。
  2、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产品可靠性差,技术更新速度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少。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单机多、成套少,通用机型多、满足特殊要求、特殊物料的设备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附加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智能化设备还处干研制阶段。而国外已将很多*技术应用在包装机械上,如远距离遥控技术(包括监控)、步进电机技术、自动柔性补偿技术、激光切割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3、产品质量差。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的质量差距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无故障运行时间短、大修周期短,且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可靠性标准。包装界十分重视提高包装机械加工和整个包装系统的通用能力,所以包装机械零部件生产专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零部件不再由包装机械厂生产,而是由一些通用的标准件厂生产,某些特殊的零部件由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厂家生产,真正有名的包装机械厂将可能是组装厂。产品向多功能与单一、高速两极化发展。包装机械的终作用在干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多样化。
  4、开发能力不足。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主要还是仿制、测绘,稍加国产化改进,谈不上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缺少创新,难上水平。生产手段落后,大部分还是用陈旧的通用设备加工。新产品开发不但数量少,而且开发周期长。在企业管理上,往往重生产加工、轻研究开发、创新不够,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及时提供产品。
  银联信分析:
  针对上述风险,银联信对该行业提出以下建议:
  1、结合区域布局特点,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为了研究符合国情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战略,有必要研究影响食品机械数量与品种发展的地域性差异,研究制定食品机械区划。从数量上看,华北、长江下游除食糖以外,其它食品可调出;而华南恰相反,除食糖可调出以外,其它食品都需要调进、冷藏设备,牧区需要屠宰、运输、冷藏、剪毛等机械设备。如何客观描述食品和包装机械远景发展趋势,估算需求数量与品种,合理进行食品加工与食品机械生产企业的布局,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战略性技术经济课题,而研究食品机械区划,系统与合理配备,是进行定项研究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2、积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的食品和包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力量,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生产,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应该走企业集团化道路,打破部分界限,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结合,有条件的要进入企业集团,成为企业集团的开发中心和人员培训基地。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措施,支持企业集团在本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3、积极引进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引进技术要和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安排足够的消化吸收资金,通过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真正掌握*进技术和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测试方法及关键设计数据、制造工艺等技术诀窍,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和改进创新能力。引进技术还要和企业的技术改进相结合,安排好相应的技术改造资金,使引进的技术能够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转变成商品进入市场。要努力扩展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合作,包括合作开发、合作制造、人才引进、派出人才培训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4、加强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
  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在大发展的形势下,要牢牢抓住产品质量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来自市场的严峻挑战。国产食品和包装机械要建立与标准或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相适应的产品质量指标体系,并贯彻于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调试、服务等全过程,对于量大面广的重点产品实行许可证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一步扶持完善,逐步形成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它除承担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外,还负责出口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