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黑龙江省多地邮政管理部门部署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2025-09-02 10:40:38黑龙江省邮政管理局阅读量:19978 我要评论


  为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寄递服务环境,近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局、牡丹江局、双鸭山局、鹤岗局、黑河局、绥化局、大兴安岭局积极部署相关工作。
 
  齐齐哈尔局一是印发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和具体措施,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二是督促各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制度,对发往北京的邮快件一律加贴安检标识,严防各类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自查整改,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三是主要领导带队前往重点品牌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实地检查企业进京邮件快件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机械操作、运输车辆、火灾隐患等风险突出环节进行重点查看,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到位,同时,联合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专项督导,重点查看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以及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等。
 
  牡丹江局联合市国安、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行动,深入顺丰、圆通、中通、极兔等主要品牌快递企业,重点查看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过机安检标识粘贴情况。检查组要求,各企业要严格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按照“谁收寄,谁负责”“谁安检,谁负责”要求施加过机安检标识,配合做好特定区域、特定时段暂停服务相关工作,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将危险物品非法运入北京。
 
  双鸭山局组织开展邮政快递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寄递渠道安全风险隐患,以邮件快件处理场地和营业网点为重点,围绕安全设施设备配置、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及现场作业规范等方面,依据《邮政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表》逐项开展排查。通过实地查看、查阅台账、现场询问等方式,重点检查企业监控设备运行及录像保存情况、分拣传送带安全防护措施、消防设施配备、电动车充电与使用安全管理等情况,严格核查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鹤岗局召开专题会议,着力推进纪念活动期间行业安全保障工作,会议强调,各企业一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二要加强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建立政企沟通对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企业经营异常情况,有效防范应对末端网络涉稳风险。三要认真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工作,切实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督促基层网点落实寄递渠道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要求。
 
  黑河局一是成立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督促落实,构建统筹有力、责任明晰的工作体系,筑牢组织根基。二是组织企业对寄往北京的邮件快件强化安检,落实“谁收寄,谁负责”“谁安检,谁负责”,过机安检并加标识,督促企业自查自纠,排查生产场地、设施设备等隐患。三是制作专项检查表,检查企业是否成立保障小组、方案是否细化、邮寄京邮件是否100%安检并规范标识、寄递安全“三项制度”是否落实、场地设施是否达标、应急物资及演练和预案是否到位。四是指导企业完善值班表,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要求企业遇突发事件及时处置上报,保障信息畅通、应急高效。
 
  绥化局联合市公安部门开展寄递渠道安全检查,深入邮政、顺丰、极兔、中通等品牌企业营业场所及分拨中心开展检查。通过现场询问、查看监控录像及相关工作台账等方式对重大活动寄递安保措施落实、邮件快件经营处理场所的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落实情况、邮件快件安检设备的运行状况、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各寄递企业一要对邮件快件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根据邮件快件在途时间,对寄往北京邮件快件提前启动安全检查。二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处理中心和营业网点等生产作业场所现场管理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三要加强运行监测预警,完善各类预案,做好风险防范、应急值守工作。
 
  大兴安岭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落实。召开全区邮政快递企业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各企业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压实企业责任。纪念活动期间,充分运用“绿盾”工程视频巡查系统,结合实地执法检查,加大对辖区内邮政快递企业特别是新增许可企业和偏远地区网点的监管力度。三是优化服务保障,满足民生需求。指导企业科学调配运力、优化服务流程,保障邮件快件及时准确投递。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