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行业会议

如何打造最强“地铁大脑”?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论坛邀您来南京聊一聊

2022-10-11 14:47:21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论坛阅读量:8079 我要评论


导读:“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3日—24日在南京举办。论坛将从轨道交通线网智能运维、新应用、前沿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角度展开研讨,丰富智能运维的广度与深度。

  早高峰时段,如何让地铁列车又快又稳?出现突发客流时,如何高效处置及时疏散?地铁突然半途停下,如何有效启动……随着AI、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点技术实践进入深水区,以地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智慧运维”让轨道交通更加高效、安全
 
  截至2022年3月,重庆已开通10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到403公里,400余列轨道交通列车承担起了日均300万的乘客出行的重任。相应的,乘客对轨道交通出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和设备逐年老化、故障率不断提升、影响运营的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等原因,提高列车运维管理水平,优化列车检修模式成了大势所趋,也是迫在眉睫。
 
  想要破解传统运维的弊病,就必须运用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网络云互联等新技术,整合关键系统技术资源,深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各核心系统智能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运维和管理模式创新。经过团队3年的通力合作,2021年10月,重庆轨道交通车辆健康管理及智能运维系统进入落地调试阶段。轨道交通1号线作为试点线路,全面接入车辆健康管理及智能运维系统。
 
  轨道交通最强“智慧大脑”
 
  9月23日,由广州地铁和腾讯联合打造的新一代智慧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2.0版迎来发布一周年。
 
  2019年9月9日,地铁广州塔站作为广州地铁智慧示范车站正式上线,乘客可以刷脸过闸。目前在“大湾区最快地铁”的广州地铁18号线、22号线上,广州乘客已率先体验到无感过闸机、快速智慧安检、智慧客流疏导、甚至连地铁公共卫生间都配备有智慧引导系统,提醒乘客目前卫生间的排队情况。
 
  对地铁运营方来说,通过万物互联,在各机电设备智能运维应用上线后,“大湾区最快地铁”18号线生产检修人员配员可减少16%;在一键开关站、视频巡更巡检等智慧车站应用上线后,原本需要1个小时完成的人工巡站工作,现在通过智慧摄像头10分钟即可完成。
 
  甚至在一线的地铁站务人员不需要懂软件代码开发,也能化身成为“程序员”,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式“编程”,就能自定义适合自身习惯的智慧巡站的路线。在这背后,正是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智慧大脑”——基于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在助力。
 
  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论坛将举办
 
  轨道交通作为绿色交通,具有经济、环保、高效等优势,对于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提高群众的出行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为顺应未来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保障轨道交通车辆设备系统安全、高效、智能运营,由城市交通网发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主办,山东轨道交通学会、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铁路(轨道)分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晟格会展(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智慧运维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3日—24日在南京举办。论坛将从轨道交通线网智能运维、新应用、前沿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角度展开研讨,丰富智能运维的广度与深度。
 
  
       本次论坛将广泛邀请来自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单位的专家、领导,共同研究、探索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创新发展。
 
  热门议题:
 

       拟邀嘉宾:
 

       论坛举办期间,还将同步举办2022 ARTS 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
 
  
       此次展会的展品涵盖车辆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车辆内饰、轨道安防技术及设备、轨道交通供电及新能源、轨道交通车辆应用材料、智慧轨道交通及通信信号、隧道及地下工程、工务养护等,是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展示和交流产品及技术的较佳平台。展会同期还将举办数十场专业主题活动及高峰论坛,届时将有上百位行业专家共同探索分析市场热点,近千位上下游客户齐聚一堂,展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国际轨道交通展作为一个权威卓越的品牌旗舰展会,展览空间及名额有限,锁定商机,预定从速!
相关资料下载:

报名参展.docx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