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科技前沿

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都有哪些重点?

2022-09-02 17:32:22环保在线阅读量:3238 我要评论


导读: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部署了工业节能降碳、城镇建筑节能提升、交通物流节能减排等十项重点工程。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了碳达峰碳中和征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
 
  202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为“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浙江省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多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创新做法。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部署了工业节能降碳、城镇建筑节能提升、交通物流节能减排等十项重点工程。
 
  工业节能降碳工程:全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和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15000家以上,2025年全面完成钢铁、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机制,探索氢能冶炼及非高炉冶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低碳技术应用。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
 
  重大平台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实施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提档行动,推进园区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循环链接、资源高效利用、节能降碳改造。开展“污水零直排区”、清新园区和“无废城市”建设,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电镀废水及特种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绿岛”项目建设。
 
  城镇建筑节能提升工程:推进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施低能耗建筑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等交通车辆新能源化率,加强船舶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加快淘汰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更新替代。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秸秆综合利用,完善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以环杭州湾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重点区域和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稳妥有序推进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等设备以及建材行业煤炭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推动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加大落后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退出力度,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深化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开展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办公建筑需求响应绿色改造,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模式。提高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满足实际需要的污水、垃圾、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体系,扩大环境基础设施覆盖面。实施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清洁化改造,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结语:《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出台,聚焦重点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实施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逐步解决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同时有效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形成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原标题: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都有哪些重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