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监测为什么是锁“碳”的关键一步
2022-07-19 16:27:01化工仪器网阅读量:672 我要评论
如今,大部分国家都在努力解决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而从能源发展到材料创新,不同的发展方向也都将目标指向了“碳中和”“碳达峰”。不过当我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新能源新技术的时候,回头看看或许还有许多其他只能我们关心的关键技术对碳治理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前面也提到了,碳治理的背景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因此对于碳治理这项工作来说,了解碳浓度状况以及明确二氧化碳的产生原因便有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使得摸清“碳”家底成为了碳治理工作的关键一步。
那么如何摸清呢?这就涉及到了区域检测和宏观监测两个方面了。区域检测并不是什么难事,如今大大小小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非常多,之后只要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就可以得到不同地区的二氧化碳浓度情况。难点在于宏观监控,虽然可以通过区域数据得出宏观的二氧化碳分布情况,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那么就需要解决大面积监控的难题。
这个难题解决了吗?答案是正在解决,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的成熟,伴随着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顺利升空入轨,我国拥有了能够监测全球大气环境的“天眼”,也标志着大气卫星监测网络部署工作正在不断开展。
说道这里,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要执着于碳监测呢?既然要解决碳浓度过高,直接进入治理的环节不是更好吗?其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二氧化碳的产生和人类活动有种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都和高碳排有所关联。像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电能以及经济建设离不开的工业占据了国内碳排比重的前两位,此外,与出行有密切联系的交通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而这些产业现在短时间内完成低碳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一边控制,一边改变。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不同地区的二氧化碳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于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并且在方案是时候需要长期的监测来确保方案的实施情况,也就侧面体现了碳监测的重要性。
此外碳排放从现有的技术来说是不可能避免的,即便是“碳中和”目标也只是让碳排放与碳转化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因此,要解决碳浓度过高,碳监测环节必不可少。
原标题:碳监测为什么是锁“碳”的关键一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编制完成《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广东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 2022-06-02 16:55:59
- 1257
-
阿里、腾讯、京东均已入局,互联网大厂为何纷纷盯上“碳中和”?
当前,我国的整个“碳中和”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发展前景还没有完全打开。互联网大厂纷纷选择在此时入局,不外乎是为了能抢先抓住这一时代机遇。- 2022-04-01 09:34:17
- 44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