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出炉 产后减损仪器仪表来助力
2021-12-08 08:47:39仪表网阅读量:695 我要评论
【物流设备网 国内新闻】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那么,粮食是怎样储存保管的?仪器仪表“黑科技”可少不了。
“粮食”,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简单来说: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那么,粮食是怎样储存保管的?仪器仪表“黑科技”助力可不小。
首先,在检验环节,粮食会经过质量指标如水分、杂质和食品安全指标如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方面的检测,只有合格的粮食才能进入仓库。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已经研发了系列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快速检测仪器和技术,通过加大粮食污染严重地区的样品采集密度,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粮食质量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粮食质量安。
其次,采用自动控温储粮技术,通过检测贮藏温湿度,并进行相应调控来避免粮食劣变的目的。随着储粮科技的快速发展,低温储粮、内环流控温等先进储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粮食储存环节加强科技投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在粮仓内安装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仓内气体的浓度:通过磷化氢气体传感器,可以在熏蒸期间实时检测磷化氢气体的浓度;通过氧气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仓内氧气浓度,为低温低氧储藏提供依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等。
另外,针对粮食温度等监测问题,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实施数字粮情测控系统,按照一定的密度部署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帮助粮仓实现数字温度的实时监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深入发展与应用的催动下,把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使用在粮储方面,正成为粮储企业深度改造传统粮库,节粮减损的重要发力方向;还可综合应用了智能气调、智能通风、传感器、射频识别等多项技术,并且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改造传统粮库,节粮减损,让粮食更加优质、绿色、安全。
原标题: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出炉 产后减损仪器仪表来助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不仅传递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信号,也有助于改变A股市场“重融资、轻回报”的旧形象,重塑投资和融资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 2025-04-08 09:55:17
- 16024
-
《关于促进徐汇区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
支持仪器仪表类企业牵头新建、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按照相关规定落实经费支持,国家级认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市级认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2025-03-18 18:46:39
- 18618
-
据仪表网统计,截至3月7日,已有30家上市仪器仪表企业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12家企业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最高营收93.51亿元,净利润11.3亿元。
- 2025-03-10 17:33:16
- 15666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