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仪器仪表“黑科技”
2020-10-29 09:25:54仪表网阅读量:681 我要评论
【物流设备网 国内新闻】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内外安全形势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粮食安全面临多重挑战。2020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中国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粮安”。
目前,人类至今并没有完全摆脱饥荒困扰。今年,疫情更是冲击了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13日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预计,2020年食物不足人口将增加8300万人至1.32亿人。*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测,到“十四五”期末(约2025年),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储备充足。近1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产量高达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新高。
然而,我国粮食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量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资料显示,我国粮食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检出率高,广泛存在于民众大量消费的玉米、小麦、稻米等粮食中。此外,我国1/5的耕地面积被重金属污染(近2000万公顷),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因此,我们在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利用*的检测仪器对粮食质量加强检测,提高粮食品质也尤为重要。2018年,*、国家*、*联合发布“科技兴粮”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科技兴粮”要积极推进粮食质量和安全科技创新,突破快速检测技术瓶颈,研发粮食收购现场快速自动采集和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研究建立我国主粮品质分类体系,开发*粮食品质评价仪器等。
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已经研发了系列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快速检测仪器和技术,通过加大粮食污染严重地区的样品采集密度,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粮食质量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粮食质量安全分类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和电子追溯和预警系统将成为可能。
除了利用检测仪器对粮食质量加强检测,在粮食储存环节加强科技投入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在粮仓内安装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仓内气体的浓度:通过磷化氢气体传感器,可以在熏蒸期间实时检测磷化氢气体的浓度;通过氧气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仓内氧气浓度,为低温低氧储藏提供依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等。
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居于*。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检测技术,满足人们对粮食安全营养、健康的需求,让中国人的饭碗在科技的支撑下端的更稳、更牢。
原标题: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仪器仪表“黑科技”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为加强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满足粮食收储和保障供应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发改委9月18日发布消息,形成《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2024-09-23 08:52:26
- 496
-
市商务局印发《江门市降物流成本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 2024-07-09 10:42:29
- 183
-
持续强化标准引领支撑,沈阳仪表院入围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传感器)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2024-01-24 14:02:39
- 1966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