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成都武汉泸州就通道构建等方面展开合作

2015-02-04 15:05:03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3489 我要评论


  导读:近日,成都市、武汉市、泸州市三地政府就推动港口间规划合作、建设合作、通道合作等达成一致,三方在成都签订了《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表示,建立三市港口物流发展合作机制,推动港口间规划合作、建设合作和通道合作,对积极构建更加便捷的物流大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成都武汉泸州就通道构建等方面展开合作

  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拉开了成都、武汉、泸州以“新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整合资源优势,全面深化港口物流和产业发展合作的新序幕。三市将围绕互联互通主题,重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都—泸州铁水联运通道和公水联运通道,促进蓉欧快铁、“汉新欧”互补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按照该协议,成都市将加快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和龙泉物流中心等的开发建设,形成与长江水运港口对接的集装箱转运中心。武汉市要加快武汉新港的开发建设,加快公水、铁水联运口岸设施的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利,形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的集装箱转运中心。作为成都和武汉之间的节点,泸州市将加快完善泸州港配套服务,确保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于2015年上半年封关运行,与武汉、成都无缝对接。

  同时,三市将积极开展现代物流规划对接、通关一体化、信息数据共享,还将互设港口办事处,建立港口作业费用和多式联运费用优惠政策的协调机制,打造武汉经泸州、昆明至东南亚的南丝绸之路物流通道。南丝绸之路起始于四川宜宾,经过云南、西藏等地区进入南亚等地。签订该协议后,武汉将通过泸州、成都与南丝绸之路连接。

  《协议》明确,三方将在通道构建、规划对接、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通道建设方面,三地打造成都—泸州铁水联运通道、成都—泸州公水联运通道和泸州—武汉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并打造武汉经泸州、昆明至东南亚的南丝绸之路物流通道,为中西部地区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力支撑。

  规划对接方面,成都市将泸州港纳入全市物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成都出川水运的主要通道加以规划和实施;武汉市将泸州港纳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整体规划,指导帮助泸州港规划建设;泸州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要将成都、武汉纳入泸州港口主要货源地,将泸州港融入成都、武汉物流规划发展体系加以规划和推进,吸引中部、西部地区的货物交流向泸州港聚集。

  基础设施方面,成都市要加快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和龙泉物流中心等的开发建设,加快公水、铁水联运口岸设施的建设,形成与长江水运港口对接的集装箱中转中心;武汉市要加快武汉新港的开发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利,形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的集装箱中转中心;泸州市要确保泸州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于2015年上半年封关运行,与成都、武汉实现无缝对接。

  据悉,作为四川省大的港口,泸州市曾在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与成都市和武汉市签订《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两次协议的签订曾大幅度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表示,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大背景下,三市以长江黄金水道作为纽带,以公铁水多式联运为支撑,将发挥武汉作为长江中游航运物流中心的航运资源优势,成都作为西部物流中心城市对中西部货物的集聚优势,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川江段枢纽港的节点优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