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市场分析

2014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加40%

2015-01-14 15:45:57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3781 我要评论


导读:苏州太仓港自开港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小编获悉,2014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5亿吨,增幅分别达到40%和30%以上。

  导读:苏州太仓港自开港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小编获悉,2014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5亿吨,增幅分别达到40%和30%以上。



2014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加40%

  2014年,太仓港新开辟7条日本航线,近洋航线总数达17条,覆盖东亚14个港口。目前,太仓港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68条,新引进34家长江轮船公司,一年可带来吞吐量超60万标箱。另外,小编获悉,太仓港2014年开通每8小时1班至洋山港“太仓快航”,新开辟57条航线,实现沪太通关一体化,成为“启运港退税政策”扩大试点港口。1至11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5.2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42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3.1%和32.2%,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均创历史同期高纪录,增幅均居全国港口前列。

  据了解,2014年,面对宏观形势趋紧、港航竞争异常激烈严峻形势,太仓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决策部署,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战略合作,集聚资源要素,完善航线网络,改革通关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港口建设发展跃上新台阶,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太仓港积极发挥江海转运结点优势,坚持把搭建密集的长江水运网络通道、提升集疏运服务能力和效率、保障长江沿线企业货物低成本顺畅进出,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举措,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全年新引进34家长江轮船公司,开辟和加密38条长江沿线港口至太仓港集装箱班轮航线(班),推动太仓港服务远洋运输的省份,由江苏省扩大至长江沿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6个省份,服务的港口由原来江苏港口为主拓展*游四川省宜宾港开始,至下游江苏省常熟港全部33个港口,建立起了长江沿线港口远洋、近洋、内贸集装箱向太仓港集并的运输新格局。仅34家长江轮船公司,一年可为太仓港带来吞吐量超60万标箱。至目前,已有43家轮船公司开辟了71条长江集装箱航线班轮,长江沿线7个省份、33个港口内外贸集装箱集疏运至太仓港。全年长江沿线企业在太仓港吞吐量达195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64万标箱、内贸集装箱131万标箱,分别比去年增加32万标箱和57万标箱。仅重庆地区每年就有30万远洋集装箱在太仓港集并中转出海。

  另外,太仓港深化战略合作,发挥太仓港集装箱海运公司主体作用,大力吸引上海航运中心资源和要素进入,推动太仓港集装箱航线开辟和加密,扩大航线网络覆盖率,提升内外贸运输服务能力,上海航运中心框架内参与分工、加入循环取得了新突破。

  与上海港合资经营太仓港集装箱三期码头下游两个泊位,吸引资金、业务、人才、管理经验参与太仓港建设发展。新开辟了每8小时1班至洋山港“定点、定时、定线、定航次、定价”五定航班,使太仓港至洋山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每周40班,保障苏锡常和长江沿线地区远洋货物集并太仓港后及时转运洋山港出海。发挥太仓港集装箱海运公司主体作用,引进社会船公司新开辟7条日本航线,使太仓港近洋直达航线总数达到了17条,其中日本航线达到每天2班,韩国航线每周1班,中国台湾航线每周2班。探索实施了中国台湾-太仓港-“苏满欧”海铁联运,形成新的运输特色。积极引进内贸运输巨商,新开辟4条内贸航线,使全港内贸航线总数增至40条,挂靠沿海主要港口增至17个。全年新辟集装箱航线57条,航线总数增至168条,有力保障了向太仓港集聚的远洋、近洋、内贸货物及时中转、顺畅出海,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