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装备制造物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2014-09-25 09:41:11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979 我要评论
导读:9月24日,重庆机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刚表示,国家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结合之前西部大开发、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改革等政策,这些将给重庆带来了的发展机遇,对长江沿线装备制造业形成了重大利好。他称,得益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今后重庆装备制造物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余刚表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将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与同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共享资源,同台竞争,沿线装备制造业,也获得了协同发展的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助于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长三角三个版块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梯级转移、布局优化,推动东、中、西部同步发展,并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发挥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实现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拓展。”
重庆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产品、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拥有厚重的历史沉淀。余刚指出,长江经济带战略,将进一步突出和发挥重庆在区域、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势。装备制造业是重庆“6 1”支柱产业之一,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作为西部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也将获益良多。
目前,重庆机电集团正大力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及机器人和大型发动机等装备制造产业。“沿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装备制造业相关细分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并提供了人才支撑。”余刚说,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沿江城镇化进程,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市场需求,也将吸引装备制造业人才落户重庆,此外还将进一步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作用,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装备制造业中,很多产品都具有体积大、质量重、运输距离远、物流成本高等特点。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有效地降低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将加快我们‘走出去’的步伐,把重庆机电集团的直升机、轨道交通等产品,更好推向世界。”
余刚称,“随着九龙港、珞璜港或者其他长江港口的建成开通,机电集团可直接从重庆港口走内河航运销往国外,无论是运输时间和成本都将得以降低。此外,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大幅提升长江经济带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空间,进而工程机械等方面的联动需求增长。”
余刚介绍,此前,机电集团的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随着五大功能区布局,旗下企业都开始向工业园区转移,重新提升装备能力。
余刚表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将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与同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共享资源,同台竞争,沿线装备制造业,也获得了协同发展的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助于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长三角三个版块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梯级转移、布局优化,推动东、中、西部同步发展,并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发挥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实现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拓展。”
重庆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产品、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拥有厚重的历史沉淀。余刚指出,长江经济带战略,将进一步突出和发挥重庆在区域、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势。装备制造业是重庆“6 1”支柱产业之一,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作为西部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也将获益良多。
目前,重庆机电集团正大力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及机器人和大型发动机等装备制造产业。“沿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装备制造业相关细分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并提供了人才支撑。”余刚说,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沿江城镇化进程,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市场需求,也将吸引装备制造业人才落户重庆,此外还将进一步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作用,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装备制造业中,很多产品都具有体积大、质量重、运输距离远、物流成本高等特点。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有效地降低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将加快我们‘走出去’的步伐,把重庆机电集团的直升机、轨道交通等产品,更好推向世界。”
余刚称,“随着九龙港、珞璜港或者其他长江港口的建成开通,机电集团可直接从重庆港口走内河航运销往国外,无论是运输时间和成本都将得以降低。此外,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大幅提升长江经济带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空间,进而工程机械等方面的联动需求增长。”
余刚介绍,此前,机电集团的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随着五大功能区布局,旗下企业都开始向工业园区转移,重新提升装备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有尊严的独立居家高质量生活。
- 2025-03-03 13:26:05
- 15973
-
作为新兴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关键驱动力,机器人正在不断拓展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深耕于医疗健康、家居生活、工业制造以及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 2025-02-25 11:16:09
- 19985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