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科技前沿

技术未来 RFID将遇分水岭

2014-08-25 11:38:43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838 我要评论


导读:随着近年来物流业的极速发展,RFID技术在物流设备界的应用愈发广泛。从低频到超高频,RFID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发展。

  导读:雷达的发明扩展了追踪技术的应用,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随着近年来物流业的极速发展,RFID技术在物流设备界的应用愈发广泛。从低频到超高频,RFID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发展。
  

技术未来 RFID将遇分水岭

  RFID发展历史沿革
  
  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重要的成就之一。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早的RFID应用。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
  
  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正在成为现实。
  
  世界RFID发展现状
  
  从的范围来看,美国政府是RFID应用的积极推动者,在其推动下美国在RFID标准的建立、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日本虽然已经提出UID标准,但主要得到的是本国厂商的支持,如要成为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FID在韩国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至今韩国在RFID的标准上仍模糊不清。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日本、南非等国家均有较为成熟且*的RFID产品。
  
  从产业格局来看,目前RFID产业主要集中在RFID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欧美市场。飞利浦、西门子、ST、TI等半导体厂商基本垄断了RFID芯片市场;IBM、HP、微软、SAP、Sybase、Sun等巨头抢占了RFID中间件、系统集成研究的有利位置;Alien、Intermec、Symbol、Transcore、Matrics、Impinj等公司则提供RFID标签、天线、读写器等产品及设备。
  
  我国RFID发展现状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在RFID产业上的发展还较为落后。目前,我国RFID企业总数虽然超过100家,但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超高频RFID方面。从包括芯片、天线、标签和读写器等硬件产品来看,低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低,国内发展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应用广泛,目前处于完全竞争状况;超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发展较晚,技术相对欠缺,从事超高频RFID产品生产的企业很少,更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从产业链上看,RFID的产业链主要由芯片设计、标签封装、读写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系统集成、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环节组成。目前我国还未形成成熟的RFID产业链,产品的核心技术基本还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里,尤其是芯片、中间件等方面。中低、高频标签封装技术在国内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已经具备了超高频读写器设计制造能力。国内企业基本具有RFID天线的设计和研发能力,但还不具备应用于金属材料、液体环境上的可靠性RFID标签天线设计能力。系统集成是发展相对较快的环节,而中间件及后台软件部分还比较弱。
  
  未来RFID发展趋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RFID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随着市场不断拓展,未来产品势必对价格更加敏感,下一代的*集成电路也必须以成本竞争力、更大产量为诉求,同时,芯片的进展脚步也必须保持与应用的发展同步。
  
  随着RFID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个产业也形成了从制造到销售的完整价值链。尽管迄今多数的大型RFID项目仍然部署在美洲和欧洲,以及中东和非洲(EMEA)等地,但未来,随着制造业务持续转移到亚太区,加上源卷标(在原始发货点即贴上的卷标)日益成为标准程序,亚太地区(APAC)市场终将成为RFID市场枢纽。
  
  RFID技术发展成熟,企业大规模采用RFID系统之后,将会造成大量劳工面临失业的危机,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造成社会问题。而且RFID大规模应用会产生安全及信息的隐私保护问题,这也是目前RFID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RFID的发展充满着更多的可能性,这都可望成为未来支撑这个开放市场及其价值链的关键。今天,根据所采用的技术、功能设定、频率和外形设计,IC约可占到RFID应答器中30~65%左右的成本。
  
  日前,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协会(简称物促会,IIPA)发布了《2013-2017年中国RFID行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尽管超高频RFID的市场进展不及预期,但在2010-2012年间,中国超高频RFID市场规模以年均78%的复合增长率在快速扩张。IIPA预测,2017年将成为超高频RFID超过高频市场份额的分水岭。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