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制冷设备使用需防范氨气泄露事故
2014-07-09 11:11:31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838 我要评论
导读:夏季到来,各地制冷设备纷纷开启,为炎炎夏日带来清爽。然而,现代中国制冷系统多用氨气制冷,制冷设备的开启也为氨气泄露事故增添了不少隐患。夏季是氨气泄露事故多发期,各省纷纷展开了制冷设备监督检查工作。
夏季制冷设备使用需防范氨气泄露事故
氨气是一种能影响工人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常温下即可压缩成液氨,且极易溶于水而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氨水。烟台市包括海产品加工、冷藏在内的食品企业众多,在夏季制冷设备也进入高负荷工作状态。由于具备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的特点,氨制冷剂成为多数制冷企业的选择。但是,氨吸入后轻则会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能引起肺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粘膜脱落致窒息。氨还会损伤角膜和皮肤,甚至能导致中毒性肝、肾损害。
制冷系统按制冷介质(制冷剂)的不同分为氨(R717)制冷系统和氟利昂(以下简称氟)制冷系统。工业制冷中,氨系统已被应用了70多年,技术已相当成熟。因为其冷量大、单机功率大的特点。在大型制冷系统中还是被广泛应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设计院的工程师熟悉氨系统的原因,设计时习惯采用该制冷系统。然而,氨制冷系统多年来技术上无大进步,由于控制阀门和元器件价格昂贵,实现自动化成本很高,故国内应用中一直未能实现全自动化。另外,氨有毒且易燃易爆,国内氨系统不时有事故发生,少量氨泄漏就可导致储藏品受到污染,大量泄漏则危及人身安全。氨系统不能布置在有人操作的场所,特别在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须采用乙二醇进行二次换热,从而造成系统能量损失。
各省展开氨制冷企业监督监察工作
为确保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预防液氨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发生。近日,安徽淮北市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涉氨制冷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监督检查的主要对象为该市氨制冷装置使用单位。该局主要检查使用登记情况、技术档案情况、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等。重点检查企业压力管道自行检查情况、安全技术档案建立情况、检验情况等。此次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是摸清底数、查出隐患、严格执法、注重实效,检查中对于存在隐患的设备,该局将及时下达监察指令,要求其限期整改,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将严格依法进行处罚。
近日,上海杨浦区安监、质监、规划、商务、工商、消防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部署推进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
会议传达了《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剖析了当前全区涉氨制冷企业现状,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明确职责分工,根据文件要求,明确各自职责,分别对我区9家液氨企业开展检查,形成专项治理的合力;二要用足法律规范,通过对《冷库安全规范》、《冷库设计规范》、《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的学习了解,确实找出问题,指导检查有依据有成效;三要结合条线重点,消防支队可将涉氨制冷企业专项行动与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相结合,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烟台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科长嵇平钟介绍,近期,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20余家制冷企业开展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浓度检测的委托,尚未发现氨气泄露的情况。当前是用氨的高峰期,相关企业应加强培训,员工更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巡检,严防出现氨气泄露导致中毒、甚至爆炸等情况,以免造成工人和企业的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烟台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科长嵇平钟提醒广大氨接触从业人员,进入冷库和机房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期间不要揉眼睛,作业结束后需及时洗手。
嵇科长提醒广大氨接触从业人员,进入冷库和机房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期间不要揉眼睛,作业结束后需及时洗手。一旦听到氨气报警器报警或者闻到刺激性味道,应用正确使用防毒面罩或者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如果有氨接触皮肤或者眼睛,要及时脱掉污染的衣物,并用3%硼酸或者清水冲洗15分钟,严重的要就近送到医院治疗。
氨气中毒怎么办
首先要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将中毒者迅速搬到空旷地方,使其静卧,并脱去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强迫他饮大量的水。其次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中毒者失去知觉,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并立即请医生;后,将中毒者先用清水洗漱咽喉及鼻腔,再用稀醋酸或硼酸水洗涤,再拔开中毒者的眼皮,用2%d硼酸水洗眼球。如衣服上沾有液氨,应立即脱去。皮肤上沾有液氨,应先用清水洗涤后,再用丹宁酸或苦味酸涂在沾有液氨的部位。
为了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除了应使操作者充分了解氨的性能,做好技术安全教育外,还必须在工作中注意一切布正常现象,并加强氮化前后的安全检查。
夏季制冷设备使用需防范氨气泄露事故
氨气是一种能影响工人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常温下即可压缩成液氨,且极易溶于水而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氨水。烟台市包括海产品加工、冷藏在内的食品企业众多,在夏季制冷设备也进入高负荷工作状态。由于具备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的特点,氨制冷剂成为多数制冷企业的选择。但是,氨吸入后轻则会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能引起肺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粘膜脱落致窒息。氨还会损伤角膜和皮肤,甚至能导致中毒性肝、肾损害。
制冷系统按制冷介质(制冷剂)的不同分为氨(R717)制冷系统和氟利昂(以下简称氟)制冷系统。工业制冷中,氨系统已被应用了70多年,技术已相当成熟。因为其冷量大、单机功率大的特点。在大型制冷系统中还是被广泛应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设计院的工程师熟悉氨系统的原因,设计时习惯采用该制冷系统。然而,氨制冷系统多年来技术上无大进步,由于控制阀门和元器件价格昂贵,实现自动化成本很高,故国内应用中一直未能实现全自动化。另外,氨有毒且易燃易爆,国内氨系统不时有事故发生,少量氨泄漏就可导致储藏品受到污染,大量泄漏则危及人身安全。氨系统不能布置在有人操作的场所,特别在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须采用乙二醇进行二次换热,从而造成系统能量损失。
各省展开氨制冷企业监督监察工作
为确保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预防液氨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发生。近日,安徽淮北市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涉氨制冷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监督检查的主要对象为该市氨制冷装置使用单位。该局主要检查使用登记情况、技术档案情况、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等。重点检查企业压力管道自行检查情况、安全技术档案建立情况、检验情况等。此次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是摸清底数、查出隐患、严格执法、注重实效,检查中对于存在隐患的设备,该局将及时下达监察指令,要求其限期整改,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将严格依法进行处罚。
近日,上海杨浦区安监、质监、规划、商务、工商、消防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部署推进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
会议传达了《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剖析了当前全区涉氨制冷企业现状,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明确职责分工,根据文件要求,明确各自职责,分别对我区9家液氨企业开展检查,形成专项治理的合力;二要用足法律规范,通过对《冷库安全规范》、《冷库设计规范》、《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的学习了解,确实找出问题,指导检查有依据有成效;三要结合条线重点,消防支队可将涉氨制冷企业专项行动与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相结合,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烟台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科长嵇平钟介绍,近期,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20余家制冷企业开展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浓度检测的委托,尚未发现氨气泄露的情况。当前是用氨的高峰期,相关企业应加强培训,员工更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巡检,严防出现氨气泄露导致中毒、甚至爆炸等情况,以免造成工人和企业的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烟台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科长嵇平钟提醒广大氨接触从业人员,进入冷库和机房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期间不要揉眼睛,作业结束后需及时洗手。
嵇科长提醒广大氨接触从业人员,进入冷库和机房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期间不要揉眼睛,作业结束后需及时洗手。一旦听到氨气报警器报警或者闻到刺激性味道,应用正确使用防毒面罩或者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如果有氨接触皮肤或者眼睛,要及时脱掉污染的衣物,并用3%硼酸或者清水冲洗15分钟,严重的要就近送到医院治疗。
氨气中毒怎么办
首先要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将中毒者迅速搬到空旷地方,使其静卧,并脱去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强迫他饮大量的水。其次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中毒者失去知觉,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并立即请医生;后,将中毒者先用清水洗漱咽喉及鼻腔,再用稀醋酸或硼酸水洗涤,再拔开中毒者的眼皮,用2%d硼酸水洗眼球。如衣服上沾有液氨,应立即脱去。皮肤上沾有液氨,应先用清水洗涤后,再用丹宁酸或苦味酸涂在沾有液氨的部位。
为了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除了应使操作者充分了解氨的性能,做好技术安全教育外,还必须在工作中注意一切布正常现象,并加强氮化前后的安全检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冷链物流对于小龙虾产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证产品的鲜活度。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是连接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关键纽带。
- 2025-04-27 11:37:11
- 12645
-
冷链物流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
- 2024-11-23 13:07:52
- 18217
-
总投资55亿元!永莱(泗阳)智慧冷链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该项目是永莱控股近年来全国布局的重要一环,总投资高达55亿元,占地面积约600亩,将建设集仓储、分拣、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产业园。- 2024-11-05 14:15:49
- 16429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