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冷链物流产业给予高度关注
2014-05-23 10:41:18中研网阅读量:2479 我要评论
导读: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冷链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同时,冷链设备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促进物流链各个环节建设大中型冷链设施,覆盖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契机。
近年来,国家对冷链物流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地“加快建设以冷藏盒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在重点产销区再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大型屠宰场应配备冷却肉车间,大型肉类批发市场应配备冷藏库,连锁零售应实施统一冷藏配送。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和需求增速加快,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在8%以上。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有1万多家超市亟待引进冷链技术并寻求合作伙伴,农业市场则对其有更大的需求。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催生的巨大发展商机使不少投资者对冷链物流业产生了兴趣。
但是成本问题令冷链物流发展陷入窘境,进而让食品安全大打折扣。在冷库、冷藏车的运营成本高,专业人员培训费用大等困难面前,很多冷链物流企业迫于无奈“返璞归真”,纷纷将冷藏车改成普通货车,用"泡沫箱子裹棉被"的"老法子"来达到冷藏效果,导致消费者买到的冰淇淋变形,冷鲜食品也不新鲜,使终端消费者成为终的受害者。
据制冷快报了解,实施肉类工业冷链物流建设工程迫在眉睫。现正着力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销售重点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跨区域销售的肉类工业企业全部配置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冷链设施。
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将改造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大型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增加冷藏运输车辆和工具的配备,对肉类食品专业批发市场按照冷链物流配送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将建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
相较由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尚存在法规不健全、成本过高、产业链分散等问题,使得真正送到老百姓餐桌的食品品质大打折扣,甚至危及身体健康。整合上、中、下游企业的布局分配,规范冷链物流行为,对冷链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和保障百姓的餐桌安全,尤为重要。
普通物流,冷链物流的设备技术造价高,必然加大企业经营成本,而这种成本终又会传导给终端消费者,从而抬高消费品价格,但高昂的价格往往不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为此,从食品做起,或许能够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与此同时,打造系统的物流网络,变分散为集中,也将大大提升冷链物流的管理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到加工业再到批发市场,每一个环节都分布散乱,只有利用网络技术统一整合和规划上下游信息资源,建立冷链产品的批发交易、商情网络平台和运输系统等才能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5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对*《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张骥表示,今年以来,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较大,要实现7.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对外贸易都将在中低速区间内合理运行。但同时,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外贸稳定增长、结构改善,发挥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完成全年7.5%目标
任务艰巨
“总体上讲,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加大。”张骥首先强调了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严峻形势。
据*数据显示,1至4月份,我国进口和出口同比出现了“双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张骥表示,这里面既有去年同期对香港的异常贸易垫高了基数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确实面临着外需不振、传统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更需值得关注。张骥表示,在外需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已经开始呈现出产业转移放慢、向周边国家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一慢、一快、一升”态势。“因此,从以后中*看,外贸发展的环境是趋紧的,尤其今年是复杂严峻之年。”
具体来看,一是市场需求乏力,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仍然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明显走弱,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二是竞争加剧,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转移在放慢,欧美推动产业回归,使我们的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增幅呈下降趋势。同时,我们向境外的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也在加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订单转移加快。三是综合成本上升,传统的优势在弱化。四是融资难、融资贵,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加困难。五是部分先行指标走低。六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频发。七是地缘政治风险明显上升。
“总之,今年以来,外贸形势复杂严峻,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每个月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都要达到11.3%,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张骥如是说。
从三个层面
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退税难”是许多外贸企业所面临的藩篱之一。一位从事多年外贸生意的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出口退税的执行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都达到半年以上,对于我们这些小微外贸企业来说不太便利。”
21日从*获悉,今年前4个月,全国税务机关共办理出口退税3673亿元,同比增长7.9%。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进出口总值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累计贸易顺差2154亿元,同比减少42.9%。
为应对外贸形势,*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税务机关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足额退税。
为了能让外贸企业更快地拿到出口退税的“真金白银”,各地税务机关从提速行政审批、简化退税程序等多个环节,进一步加快了退税进度。
例如,浙江在舟山部分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试点“先退税后核销”方式;宁波研发“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单证无纸化申报系统”;上海将出口退税审批权限下放至基层,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全面完成。
*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及时足额退税能够保证企业资金周转,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口退税的调节机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特别是增加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
*贸研院研究员李健表示,当前,税务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对那些信誉度高的企业及时足额退税,另一方面要严防骗税、打击骗税。
近年来,国家对冷链物流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地“加快建设以冷藏盒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在重点产销区再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大型屠宰场应配备冷却肉车间,大型肉类批发市场应配备冷藏库,连锁零售应实施统一冷藏配送。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和需求增速加快,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在8%以上。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有1万多家超市亟待引进冷链技术并寻求合作伙伴,农业市场则对其有更大的需求。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催生的巨大发展商机使不少投资者对冷链物流业产生了兴趣。
但是成本问题令冷链物流发展陷入窘境,进而让食品安全大打折扣。在冷库、冷藏车的运营成本高,专业人员培训费用大等困难面前,很多冷链物流企业迫于无奈“返璞归真”,纷纷将冷藏车改成普通货车,用"泡沫箱子裹棉被"的"老法子"来达到冷藏效果,导致消费者买到的冰淇淋变形,冷鲜食品也不新鲜,使终端消费者成为终的受害者。
据制冷快报了解,实施肉类工业冷链物流建设工程迫在眉睫。现正着力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销售重点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跨区域销售的肉类工业企业全部配置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冷链设施。
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将改造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大型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增加冷藏运输车辆和工具的配备,对肉类食品专业批发市场按照冷链物流配送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将建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
相较由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尚存在法规不健全、成本过高、产业链分散等问题,使得真正送到老百姓餐桌的食品品质大打折扣,甚至危及身体健康。整合上、中、下游企业的布局分配,规范冷链物流行为,对冷链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和保障百姓的餐桌安全,尤为重要。
普通物流,冷链物流的设备技术造价高,必然加大企业经营成本,而这种成本终又会传导给终端消费者,从而抬高消费品价格,但高昂的价格往往不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为此,从食品做起,或许能够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与此同时,打造系统的物流网络,变分散为集中,也将大大提升冷链物流的管理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到加工业再到批发市场,每一个环节都分布散乱,只有利用网络技术统一整合和规划上下游信息资源,建立冷链产品的批发交易、商情网络平台和运输系统等才能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5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对*《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张骥表示,今年以来,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较大,要实现7.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对外贸易都将在中低速区间内合理运行。但同时,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外贸稳定增长、结构改善,发挥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完成全年7.5%目标
任务艰巨
“总体上讲,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加大。”张骥首先强调了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严峻形势。
据*数据显示,1至4月份,我国进口和出口同比出现了“双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张骥表示,这里面既有去年同期对香港的异常贸易垫高了基数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确实面临着外需不振、传统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更需值得关注。张骥表示,在外需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已经开始呈现出产业转移放慢、向周边国家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一慢、一快、一升”态势。“因此,从以后中*看,外贸发展的环境是趋紧的,尤其今年是复杂严峻之年。”
具体来看,一是市场需求乏力,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仍然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明显走弱,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二是竞争加剧,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转移在放慢,欧美推动产业回归,使我们的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增幅呈下降趋势。同时,我们向境外的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也在加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订单转移加快。三是综合成本上升,传统的优势在弱化。四是融资难、融资贵,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加困难。五是部分先行指标走低。六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频发。七是地缘政治风险明显上升。
“总之,今年以来,外贸形势复杂严峻,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每个月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都要达到11.3%,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张骥如是说。
从三个层面
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退税难”是许多外贸企业所面临的藩篱之一。一位从事多年外贸生意的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出口退税的执行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都达到半年以上,对于我们这些小微外贸企业来说不太便利。”
21日从*获悉,今年前4个月,全国税务机关共办理出口退税3673亿元,同比增长7.9%。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进出口总值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累计贸易顺差2154亿元,同比减少42.9%。
为应对外贸形势,*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税务机关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足额退税。
为了能让外贸企业更快地拿到出口退税的“真金白银”,各地税务机关从提速行政审批、简化退税程序等多个环节,进一步加快了退税进度。
例如,浙江在舟山部分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试点“先退税后核销”方式;宁波研发“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单证无纸化申报系统”;上海将出口退税审批权限下放至基层,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全面完成。
*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及时足额退税能够保证企业资金周转,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口退税的调节机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特别是增加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
*贸研院研究员李健表示,当前,税务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对那些信誉度高的企业及时足额退税,另一方面要严防骗税、打击骗税。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冷链物流对于小龙虾产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证产品的鲜活度。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是连接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关键纽带。
- 2025-04-27 11:37:11
- 11936
-
《池州市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依托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综合保税区、大渡口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布局建设一批产地型、枢纽型的专业性物流节点,推进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
- 2025-02-28 13:26:12
- 17094
-
近日,《海南省促进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明确要系统推进航空客货枢纽建设,增强航空货运基础保障能力,提升航空口岸便利化水平等。
- 2025-02-20 13:22:15
- 1972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