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贵阳发力冷链系统 引得众企业抢占先机

2014-02-25 13:18:34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720 我要评论


  中国物流设备网导读:冷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然而,在贵阳,这一必备条件却是“若隐若现”。据悉,除牛奶和肉类以外,贵阳大多数生鲜易腐农产品都很少与冷链“打交道”。薄弱的冷链基础制约了贵阳现代农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贵阳市的重视。针对贵阳薄弱的冷链系统和补齐“短板”的意愿,不少企业已“落子”贵阳,抢占先机。

  冷链不足制约贵阳现代农业的发展

  近,家住修文县谷堡乡水口村的王吉健频繁来往于贵阳与修文之间,忙着商量新冷库的建设事宜。

  2008年,返乡创业的王吉健承包了70多亩地,做起了大棚蔬菜生意。当时,王吉健手头并不宽裕,蔬菜产量不大,对于冷库没什么需求。不久后,王吉健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800多亩,每年5至10月,他家的蔬菜日出货量在1万斤左右。

  王吉健的菜主要卖给贵阳本地超市、高校食堂。王吉健说,超市都是根据当天的销售情况打电话要求送货,然而,此时,采摘工人都已经下班了。这让王吉健有了建冷库中转的想法。2012年,在市农委的帮助下,王吉健投资21万元建了2间冷库,储藏量在七八万斤左右,“建冷库后,白天将菜摘好送进冷库,第二天一大早就配送到各大超市,和刚采下来的蔬菜差不了多少。”

  其实,这两间冷库惠及的不仅仅是王吉健。王吉健所在的谷堡乡位于贵阳市210国道外销蔬菜产业带上。这片区域种植有20万亩外销蔬菜。每年5至10月,60多万吨的蔬菜从这里远销到重庆、广东等地。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蔬菜产业,作为发起人,王吉健组建了修文县家蔬菜专业合作社香纯蔬菜合作社。目前,100多农户参加了这家合作社,也成为冷库的受益人。

  “以茄子为例。20公分左右的茄子受市场欢迎,达到这个尺寸后多只能在地里存放2-3天就必须采摘。摘了之后要马上卖出去,否则品相就不好,卖不起价。还有种情况,要是恰恰碰到市场行情不好,你也没办法,只能贱价卖。然而,有了冷库后,它可以延长茄子的存放时间,遇到行情不好时,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过,王吉健说,当地目前冷链设施还是比较匮乏,这也大大影响了当地外销蔬菜产业的发展。

  市农委总农艺师王祖泽证实了王吉健的说法。据其介绍,目前,贵阳外销蔬菜的冷链配套率还不到10%,这导致贵阳外销蔬菜的损耗大,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外销蔬菜的竞争力。有数据显示,商品化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无冷链物流,蔬菜类损耗率20%—30%,肉类及水产品损耗率12%—15%。

  “冷链还可以带来增值。一般而言,经过冷链保鲜的产品批发价要高出10%左右。”王祖泽表示,其实,不仅仅是外销蔬菜产业,现代农业都离不开冷链系统的支持。

  然而,市*提供的资料却明白无误地显示“贵阳的冷链基础十分薄弱”——

  2013年,全市用于冷冻冷藏肉类、蔬菜、水果和花卉的冷库共18座,冷藏吨位14.73万吨左右。除冷库外,全市各大超市和配送中心的冷藏货柜、冷藏陈列柜,外加各食品零售网点、商场的各种冰箱、冰柜等,冷链量约为8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贵阳市冷链运输除牛奶转移运输采用保温车以外,其他标准冷藏运输车辆不足100辆,“除牛奶和肉类以外,贵阳大多数生鲜易腐农产品在流通和贮藏过程中几乎没有冷链措施。”

  贵阳发力冷链系统 引得众企业抢占先机

  薄弱的冷链基础制约了贵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引起了贵阳市的重视。

  针对贵阳冷链设施滞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2009年,贵阳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了贵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目标、冷库规划建设地点及规模等。此后,市农委在清镇、修文、花溪等地扶持建设了一批小型产地冷库,支持当地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物流处负责人说,为了补齐“短板”,目前,市*正牵头对贵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进行重新编制。下一步,贵阳将力争在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和基地、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冷链物流区域二级中心等方面取得突破。

  “短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机会。针对贵阳薄弱的冷链系统和补齐“短板”的意愿,不少企业已“落子”贵阳,希望能在这个潜力市场上“抢占先机,分得一杯羹”。

  “冷库能够以丰补欠,在物价调节上能起到一定作用,贵阳冷链有着很大的市场前景。”贵州云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民说,2012年,云开公司投资2.5亿打造的贵州山海云关冷链食品加工物流园已经开业,储藏量3万吨,“冷库分三层,主要是用于水产品冷藏的低温库,目前店铺销售非常火爆。由于临近市中心,很多商家要求我们增开一些高温库,相关的市场调查分析正在进行中。”

  花溪地利物流园冷库经营管理部李经理表示,作为贵阳市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地利建有一个1100平方米的临时冷库,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去年7月,总投资1.2亿元新建的新冷链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储藏量3万吨,“目前库房使用率已经超过90%,今年冷库预计收入能达300万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贵阳的冷库建设仍然不足。”李经理说,“公司正打算引入一批经营香蕉批发的商户,贵阳零售市场香蕉每年的消费量在300万件左右,主要保存在一些防空洞内,如果能够引入,目前冷库的空间是不够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贵阳铁路一再涨价 货物运输渐向公路转移

    贵阳铁路一再涨价 货物运输渐向公路转移

    据悉,贵阳物流运输业正在开始发生重心转移倾向,即从铁路渐渐向公路转移。原因为何?“铁路一再涨价后,日子不好过呀。”一位物流工作人员表示。据透露,2012年5月20日、2013年2月20日,铁路货运价两次上调。加之2013年6月15日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铁路货运计价方式改变,行包专列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
    2013-11-18 09:03:23
    2694
  • 贵阳首批150辆城市配送车辆即将投入运营

    按照《贵阳市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城市配送专业车队的车辆经过招标评审,共有10家物流企业获得了首批150辆城市配送车辆的经营权,且即将投入运营。
    2013-11-02 14:26:39
    3043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