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将会上演一场激烈的工程机械“大战”
2013-12-06 09:22:57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711 我要评论
中国物流设备网导读:未来湖南物流产业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在长沙,这个工程机械生产大市,势必会上演一场激烈工程机械“大战”!据悉,随着三一、中联、山河智能高调进驻长沙经开区,人们的眼光随之投放到长沙这块工程机械沃土上,而随后美国卡特、日本日立、韩国斗山、中国龙工在CTEC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的落户和扩产更是“震撼”了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长沙为何会成为工程机械企业驻扎的沃土?有业内人士分析,长沙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即有地方政府的扶持,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具备产业聚集效应。
地方政府扶持
据悉,湖南省政府以及长沙市政府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扶持是当地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原因。2013年10月28日,长沙经济开发区重点规划项目—CTEC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项目全面启动建设,该市场主要包括整机、零部件销售以及租赁、物流等相关业务,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区辐射能力强、具规模的专业性工程机械大市场。试想,这么*规模的专业性工程机械市场的成立,将对工程机械招商引资带来多大的诱惑力。或许不久的将来会建成以长沙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工程机械产业带,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对当地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力支持。
在湖南省“十一五”规划中,同样明确规定了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将工程机械列为重点发展的目标之一。支持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此外,十一五规划还规定要大力建设铁路,新建铁路约1000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200公里,新建、改扩建干线公路30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0000公里,初步形成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畅通的干线公路网和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新建的铁路、公路一方面加大了湖南省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快速便利的交通保障。
地理优势
从地理上而言,长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沪港渝大三角经济圈”中,长沙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在大三角区域中心和长江经济带中腰,而且更是连接沪港渝三地的交通枢纽。渝长高速公路已列入重庆“十一五”规划“三环十纵”交通网络中一条连接中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通道。渝长高速公路西起重庆,经南川、武雄、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入湘,与张家界——长沙高速公路对接。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武汉、长沙、郑州、太原、合肥、南昌中,长沙所承受的来自华中、川渝、长三角和珠三角四大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和发展牵引力都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长沙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四通八达的交通为工程机械企业减少了很多物流费用。
可以发现,在湖南长沙,有着非常好的工程机械发展基础,产业链完善,整机、配件厂商众多,更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和沿海的优势,长沙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机械发展宝地。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国杰表示“目前长沙高铁的十字交会处区位优势,还将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
产业聚集效应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初的萌动需要政府的支持,然而随着整个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之相匹配的产业会形成集群效应,聚集和辐射作用不可小觑。三一、中联在落户长沙,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子公司,随着整机企业不断增加,对配套件的需求量也必然加大。一些配套件企业看见了商机,也纷纷落户长沙,就地提供整机企业所需的配套件产品。然后当配套件企业达成一定规模时,又会吸引很多的整机企业将厂投放在此,以便减少生产成本。像滚雪球一样,产业辐射效应越来越强大,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的时候,周边城市便响应这种需求,开始工程机械市场的开发和发展。这样的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和地区辐射作用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而正是因为这样一步步的良性发展,也令湖南省工程机械产业日益壮大。
得益于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优势, CTEC 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这个集产品销售、经营配套、原料采购、物流配送、交易信息、售后维修于一体的一站式工程机械交易平台应运而生,此项目规划占地2000亩,是目前全国规模大、配套全、集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的一站式采购总部基地,项目由工程机械设备交易区、4S店区、交易展馆区、零部件交易区、研发培训基地、二手交易区、物流区、主题公园、商务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10个功能区组成,将打造成集工程机械研发、展示、交易、电子商务、售后服务、总部办公、商务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在这里,拥有全新一代多功能4S店,目前,工程机械巨头美国卡特、日本日立、韩国斗山、中国龙工已经入驻,它还将孕育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巨头!
结语: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中,长沙市被列入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长沙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同时还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物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工程机械行业也抓住了这个良机纷纷驻扎求得新的发展机遇。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空港物流园、三高铁城市等规划日趋实现,长沙将承接整个东南、中南、乃至西南的物流、人流、财流,并以怀纳的姿态,将此整合为一体。先天交通优势之下,长沙更占省会城市房价“价格洼地”席位,届时,完善的物流、人流、财流体系,将让长沙吸纳整个中部地区的人才,实现中部突围。
地方政府扶持
据悉,湖南省政府以及长沙市政府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扶持是当地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原因。2013年10月28日,长沙经济开发区重点规划项目—CTEC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项目全面启动建设,该市场主要包括整机、零部件销售以及租赁、物流等相关业务,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区辐射能力强、具规模的专业性工程机械大市场。试想,这么*规模的专业性工程机械市场的成立,将对工程机械招商引资带来多大的诱惑力。或许不久的将来会建成以长沙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工程机械产业带,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对当地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力支持。
在湖南省“十一五”规划中,同样明确规定了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将工程机械列为重点发展的目标之一。支持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此外,十一五规划还规定要大力建设铁路,新建铁路约1000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200公里,新建、改扩建干线公路30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0000公里,初步形成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畅通的干线公路网和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新建的铁路、公路一方面加大了湖南省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快速便利的交通保障。
地理优势
从地理上而言,长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沪港渝大三角经济圈”中,长沙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在大三角区域中心和长江经济带中腰,而且更是连接沪港渝三地的交通枢纽。渝长高速公路已列入重庆“十一五”规划“三环十纵”交通网络中一条连接中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通道。渝长高速公路西起重庆,经南川、武雄、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入湘,与张家界——长沙高速公路对接。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武汉、长沙、郑州、太原、合肥、南昌中,长沙所承受的来自华中、川渝、长三角和珠三角四大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和发展牵引力都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长沙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四通八达的交通为工程机械企业减少了很多物流费用。
可以发现,在湖南长沙,有着非常好的工程机械发展基础,产业链完善,整机、配件厂商众多,更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和沿海的优势,长沙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机械发展宝地。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国杰表示“目前长沙高铁的十字交会处区位优势,还将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
产业聚集效应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初的萌动需要政府的支持,然而随着整个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之相匹配的产业会形成集群效应,聚集和辐射作用不可小觑。三一、中联在落户长沙,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子公司,随着整机企业不断增加,对配套件的需求量也必然加大。一些配套件企业看见了商机,也纷纷落户长沙,就地提供整机企业所需的配套件产品。然后当配套件企业达成一定规模时,又会吸引很多的整机企业将厂投放在此,以便减少生产成本。像滚雪球一样,产业辐射效应越来越强大,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的时候,周边城市便响应这种需求,开始工程机械市场的开发和发展。这样的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和地区辐射作用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而正是因为这样一步步的良性发展,也令湖南省工程机械产业日益壮大。
得益于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优势, CTEC 中国(长沙)工程机械交易展示中心这个集产品销售、经营配套、原料采购、物流配送、交易信息、售后维修于一体的一站式工程机械交易平台应运而生,此项目规划占地2000亩,是目前全国规模大、配套全、集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的一站式采购总部基地,项目由工程机械设备交易区、4S店区、交易展馆区、零部件交易区、研发培训基地、二手交易区、物流区、主题公园、商务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10个功能区组成,将打造成集工程机械研发、展示、交易、电子商务、售后服务、总部办公、商务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在这里,拥有全新一代多功能4S店,目前,工程机械巨头美国卡特、日本日立、韩国斗山、中国龙工已经入驻,它还将孕育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巨头!
结语: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中,长沙市被列入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长沙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同时还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物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工程机械行业也抓住了这个良机纷纷驻扎求得新的发展机遇。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空港物流园、三高铁城市等规划日趋实现,长沙将承接整个东南、中南、乃至西南的物流、人流、财流,并以怀纳的姿态,将此整合为一体。先天交通优势之下,长沙更占省会城市房价“价格洼地”席位,届时,完善的物流、人流、财流体系,将让长沙吸纳整个中部地区的人才,实现中部突围。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双方围绕装备采购与供应、物流运输合作、联合研发创新、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港口建设与港口运输业务拓展。
- 2024-12-13 11:08:31
- 18317
-
日前,徐工和国铁集团签订物流总包协议跨境第一单。23日,满载着发往“一带一路”国家的工程机械列车从徐州货运北站出发,六天后将按时到达满洲里口岸。
- 2023-11-27 10:37:31
- 13325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历过三年疫情的重重考验,我国经济逐步恢复。
- 2023-08-18 11:29:12
- 1667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