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专家观点

专家: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突破口

2013-11-29 10:59:21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797 我要评论


         中国物流设备网导读:当地时间11月25日,总理抵达罗马尼亚,旋即展开密集外交活动,马不停蹄“推销”中国装备,宣布合作共建匈塞铁路。他表示,“中国装备走出,特别是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提高装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将造福双边、多方,不仅有利于中欧合作,也有利于世界。”

      *经济学部副主任董小君教授说,以装备制造业作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突破口,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随着从“中国制造时代”走向“中国装备时代”,中国制造在价值链中地位正在向“微笑”两端升级。

      价值链是把“双刃剑”

      董小君指出,过去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参与。但价值链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价值链塑造了中国生产制造体系,中国摆脱了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中国如果*依附于价值链的低端,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可以说,目前中国产业在价值链中地位,是“前有狼,后有虎”,正受到双面夹击。中国出口要摆脱小商品制造的印象,必须走出价值链的低端,全面构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那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就业压力的大国,如何既能实现产业升级,又能解决就业压力?较理想状态是, 我国制造业既能制造皮鞋和袜子,又能制造飞机和火箭。那么用什么来造?无疑是依靠装备。” 董小君说。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装备制造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 是高就业、节省能源和资源、高附加值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作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突破口,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走出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董小君谈到,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产品研发能力弱,二是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两大问题都可以通过海外拓展来解决,海外拓展既可走又可走低端。

      走:获得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

      “走,就是指中国装备制造业向欧美发达国家拓展,以获得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 董小君指出。

      目前,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装备制造占制造业的比重均在40%以上,装备品牌主要云集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家,他们掌握着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是行业主导者。如欧洲市场全路面起重机占有率达80%以上,美、日等国以轮胎式起重机为主。

      “欧美国家的资产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收购目标。” 董小君表示,据德勤新报告,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的金额占据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额的45%。而美国和德国是中国海外并购的主要目标国。2001-2012上半年我国在美国和德国并购分别发生了8起和19起交易。

      走低端:消化装备制造业过剩产能

      “走低端,即向发展中国家拓展,通过产业转移将‘边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消化装备制造业过剩产能。” 董小君进一步指出。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的行业竞争加剧的现象一直非常突出。汽车行业也好,工程机械行业也罢,都已经出现了不少过度竞争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通过产业转移消化过剩产能,是发达国家消化过剩产能的共性规律。

      “现阶段,我国要消化装备制造业过剩产能,关键是要为现有庞大生产能力找到与之相适应的需求。” 董小君说,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非洲、拉美等地对中国工程机械、精密机床与电力设备有相当大的需求。如2014年巴西足球*和2016年奥运会将带动巴西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量,据统计,建筑设备混凝土及工程机械在巴西每年将增加7.5%。中国的设备和技术也普遍适应当地的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更具比较优势。对这些新兴市场增加投资不仅是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和避开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国制造迈向“微笑”两端升级      经济学中有个的“微笑理论”:一个产业附加值较高的部分在“微笑曲线”两端,一端是研发和知识产权,另一端是品牌和服务,中间附加值低的是制造。*以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在生产链上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代工厂”,“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廉价的代名词。

      董小君认为,目前,装备制造业正处在行业的低谷,是中国装备崛起极好机会。“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海外拓展已进入由装备制造业的新阶段。”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季度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金额达2477.49亿美元。按照历史数据统计进行估计,2013年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金额将突破万亿大关。随着从“中国制造时代”走向“中国装备时代”,中国制造在价值链中地位正在向“微笑”两端升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