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解读发展趋势
2013-09-26 15:39:26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2928 我要评论
中国物流设备网导读: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2005-2012年市场增长速度平均为25%。2012年国内机器人装机量达到近2.7万台,相较上年增长19.5%,而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51%。根据机器人协会的预测,2013年增速预计达到15%-20%。陈新度表示,广东省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一方面它可以替换劳动力,为企业节约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它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9月25日,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届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展会上,呈现了广州数控、巨轮股份、华中数控等公司的新产品。“公司是一家珠三角的制造型企业,目前公司对工业机器人有*兴趣,打算运用部分机器人替代人工。” 一位来观展人士对记者表示。
杨煜俊表示,目前广东省很多行业对机器人产品非常感兴趣,只要你能设计出它们行业相关的机器人,他们就愿意先签订单,预付一部分钱。目前有许多客户来公司咨询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试用我们的产品,如果试用结果较好,届时,我们将大力向市场推广机器人产品。
科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军也表示,以前公司主要销售机床设备,目前许多客户对机床与机器人结合的集成产品感兴趣,今年公司与巨轮股份达成合作,用巨轮股份的机器人结合自己的机床,给下游客户提供集成产品与服务:一方面,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跟客户提供一些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公司未来将加大力度开发与机器人配套融合的机床产品。
据介绍,韩国、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前三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平均一万职工使用量分别为396台、332台、273台;世界平均使用量为58台/一万职工,中国为23台/一万职工。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机器人使用大的三个行业为汽车制造、电子制造以及汽车零配件制造行业。而广东省是汽车和电子制造业大省,未来机器人需求的容量有比较大的空间。
但是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陈新度指出,虽然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潜力巨大,但面临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许多关键零部件还不能完全自主化,国内厂商必需练好“内功”,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近年来,面对机器人应用这一广阔空间,上海、昆山、唐山、重庆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引进研发和制造企业,争相打造当地机器人产业。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研发步伐也在提速。不过,由于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起步晚,并且受制于基础工业的差距,在机器人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方面自主生产能力较弱,不少核心部件需要进口。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了国内机器人企业未来发展趋势:1)有较强技术能力的集成公司会先于机器人制造企业发展,有行业经验的应用公司会更进一步发展;2)贴近产业链终端的企业,抓住行业要髓抓住客户的企业,才有市场;3)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能攻克核心零部件的国内公司有望早受益进口替代。“我们认为国内做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具备丰富行业应用经验的博实股份,与日本纳博合作生产机器人减速器的上海机电可能先行。”
9月25日,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届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展会上,呈现了广州数控、巨轮股份、华中数控等公司的新产品。“公司是一家珠三角的制造型企业,目前公司对工业机器人有*兴趣,打算运用部分机器人替代人工。” 一位来观展人士对记者表示。
杨煜俊表示,目前广东省很多行业对机器人产品非常感兴趣,只要你能设计出它们行业相关的机器人,他们就愿意先签订单,预付一部分钱。目前有许多客户来公司咨询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试用我们的产品,如果试用结果较好,届时,我们将大力向市场推广机器人产品。
科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军也表示,以前公司主要销售机床设备,目前许多客户对机床与机器人结合的集成产品感兴趣,今年公司与巨轮股份达成合作,用巨轮股份的机器人结合自己的机床,给下游客户提供集成产品与服务:一方面,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跟客户提供一些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公司未来将加大力度开发与机器人配套融合的机床产品。
据介绍,韩国、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前三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平均一万职工使用量分别为396台、332台、273台;世界平均使用量为58台/一万职工,中国为23台/一万职工。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机器人使用大的三个行业为汽车制造、电子制造以及汽车零配件制造行业。而广东省是汽车和电子制造业大省,未来机器人需求的容量有比较大的空间。
但是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陈新度指出,虽然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潜力巨大,但面临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许多关键零部件还不能完全自主化,国内厂商必需练好“内功”,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近年来,面对机器人应用这一广阔空间,上海、昆山、唐山、重庆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引进研发和制造企业,争相打造当地机器人产业。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研发步伐也在提速。不过,由于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起步晚,并且受制于基础工业的差距,在机器人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方面自主生产能力较弱,不少核心部件需要进口。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了国内机器人企业未来发展趋势:1)有较强技术能力的集成公司会先于机器人制造企业发展,有行业经验的应用公司会更进一步发展;2)贴近产业链终端的企业,抓住行业要髓抓住客户的企业,才有市场;3)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能攻克核心零部件的国内公司有望早受益进口替代。“我们认为国内做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具备丰富行业应用经验的博实股份,与日本纳博合作生产机器人减速器的上海机电可能先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1382套,当月同比增长36.7%;1-12月累计产量为556369套,累计增长14.2%。
- 2025-02-25 11:18:14
- 16044
-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2025-02-25 11:17:20
- 19259
-
2024年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3088套,当月同比增长12.4%;1-6月累计产量为283202套,累计增长9.6%。
- 2024-08-29 10:45:51
- 74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