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上半年我国物流业放缓 五大主要诉求凸显

2013-08-06 10:58:22中国物流设备网阅读量:3131 我要评论


  上半年物流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速稳中放缓。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9.0%,较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反映出经济社会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据了解,在物流业增速放缓的同时,物流业反映的主要诉求表现在“营改增”后税负增加,交通限行影响城市配送,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分支机构设立存在障碍五个方面。

  “营改增”后税负增加

  今年8月1日起,物流业将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普遍反映,货物运输服务税率上调过高,企业税负将大幅增加。据测算平均增长120%左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货代业取消了差额纳税政策,由于上游运输执行免税和零税率政策,货代业没有进项税抵扣,如果全额征税,绝大多数企业将出现严重亏损。企业建议,对货代业免征增值税,这样可以解决“营改增”后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同时也符合惯例。

  交通限行影响城市配送

  近年来,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城市在中心城区采取多种形式的交通限行管制,货运车辆进城普遍受到通行时间和通行区域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城市配送的正常运营。城市配送企业被迫采用小型客车运货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建议,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城市配送车辆与普通货运车辆进行分类管理,将“限制所有货运车辆通行变允许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大限度地减少限行时间和路段,保障城市配送通行便利。

  物流用地无法保障

  随着城市扩容改造,原有物流用地不断“被拆迁”,而新增物流用地难以保障。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物流用地资源稀缺,土地供应难以保障,建设规划难以落地,征地阻力日益加大。一些地方以物流名义圈占土地,更加剧了物流用地的紧张局面。企业建议,对物流设施用地应立法保护,不得随意变更用地性质和规模。地方政府应采取租赁土地方式,不再一次性出让土地,有效杜绝以物流名义圈占土地问题,减轻企业一次性投资的压力。

  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物流业资金需求量大,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长,日常使用资金周转量大,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建设和运营要求,普遍存在融资瓶颈。企业普遍反映,行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银行贷款仍然是主要的融资渠道。行业缺乏产业基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融资模式,融资成本较高。此外,由于客户资金紧张,资金回款账期进一步延长。企业普遍使用承兑汇票,贴现成本支出大幅增长。企业建议,进一步放开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理顺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分支机构设立存在障碍

  物流企业具有网络化经营的特征。企业普遍反映,许多地区不允许外地物流企业设立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或者设置较高“门槛”作为前置审批条件。企业不得不在每个网点都设立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大大增加了企业开办和运营成本。企业建议,应明确允许物流企业设立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取消对物流企业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设置的前置审批条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