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 新闻首页>企业新闻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回放

开播时间06-08 14:00

产品推荐

更多>

力至优叉车(上海)有限公司组织工会活动

2012年12月16日 14:33人气:373来源:

$NV_MTSPCollect
       11月18日周日早上5点30分,天刚蒙蒙亮,对于初冬的上海来说,还是有些寒意的,但是丝毫未减我们对乌镇的向往,我们经过几经周折于7点40分终于在福山路潍坊街道登上了公司与工会安排的去乌镇的旅游大巴,开始了一天的旅途。

      乌镇留给我们印象zui深的是刘若英的富有诗意的“来过,却从未离开”,所以我们曾几度在脑海中想象她的模样,想象她的韵味,想象她的味道,今天终于就要见她了,心里很忐忑,是否如我们想象。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目的地——乌镇。乌镇是分栅的,现在开放的是东栅和西栅,东栅开放的早,西栅开放的晚,西栅要比东栅大三倍,本次游览的是西栅。我们整理好自己,让心平静,将车途劳顿的倦怠扔在乌镇外。来到游客服务中心,在导游和工会的带领下坐着大大的摆渡船(要进景区可坐船也可不坐船)进景区,她跟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狭窄河道,有旁水而住的朴实居民,有船悠悠地在小河上荡过……而不同于其他的江南小镇,乌镇少了一些商业气息,街道非常干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气息,这源于那里的景,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

      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蓝印花布大染坊。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江南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手工、环保,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小而精细的花纹透出的是一种细致,蓝色衬出的是一种古朴。看雪白的布经过能工巧匠地改变成了美丽的蓝印花布,不得不感叹乌镇人的手巧,也许这种手艺只有在乌镇才看得到,因为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这种文化的传承,这种风格,是属于乌镇的,是属于江南古镇的,因为只有在这里,穿着蓝印花布的衣裳,坐在河边看过往的乌蓬船,才是和谐。

      

      昭明书院,这是西栅街上zui古老、zui的古迹,我们慕名而入。昭明书院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走入书院,一股古朴浓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书院坐北朝南,是半回廊二层硬山式古建筑群。主楼为图书馆。图书馆门内的走廊上展示了一些收藏的古旧牌匾,也有一些书画作品。图书馆出入口处有一个柜台,里面有两个年轻姑娘,她们负责借书登记等事宜。图书馆是开放式的,随便进,里边藏书还比较丰富,有人文社科、文化、文学、艺术、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图书和杂志,白天晚上皆开放,供游人和夜宿的旅客阅览。

      

      古戏台。上演桐乡花鼓戏。戏台前的长廊里散坐着一些当地老人。他们依然悠然自得地在看着,这些在游人眼里是风景是奇趣的东西,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平常生活。他们之所以能如此安之若泰,想来半是天性,半是习惯。曾看某些闭塞地区的风光片,当地人对外人还是有着一份疏远和警惕的,对镜头也本能地回避,而乌镇的男女老少对此显然已是视而不见的淡然。

      

      特色美食。转眼间中饭时间到了,工会给我们在通安客栈安排了丰盛的午餐。红烧羊肉、乌镇酱鸡、小龙虾、小螺丝以及各类时鲜蔬菜,大家津津有味的品尝着。

      饭后,我们离开了西栅,在回程的路上,大家各自谈论着今天来乌镇自己的感想,有人说,周庄也好,西塘也罢,与西栅的清静优雅相比较,正如有句话所述“不相见,便可不相恋。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来的这里,就像在一场梦里,走遍它的小街小巷,看遍它的小桥流水,仿佛成了一个西栅人,在梦一样的西栅,我们的梦醒不过来,不愿醒来。离开了,就算是梦醒吧。

      虽然这次的旅游在时间上比较仓促,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工会和公司,能让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出来领略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次活动不仅增长了我们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增进了我们同事间的友谊,收获多多!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56js@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https://www.56j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