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技术首页>行业百科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回放

开播时间06-08 14:00

产品推荐

更多>

起重机操作人员注重保护自我意识

2013
01-07

09:14:31

分享:
664
来源:
      中国物流设备网整理: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起重机操作人员对于相关操作流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1.工作前a。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等部件按点检卡的要求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予排除。

      b。操作者必须在确认走台或轨道上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当电源断路器上加锁或有告示牌时,应由原有关人除掉后方可闭合主电源。

      2.工作中a。每班*次起吊重物时(或负荷达到zui大重量时),应在吊离地面高度0。5米后,重新将重物放下,检查制动器性能,确认可靠后,再进行正常作业。

      b。操作者在作业中,应按规定对下列各项作业鸣铃报警。

      ①起升、降落重物;开动大、小车行驶时。

      ②起重机行驶在视线不清楚通过时,要连续鸣铃报警;③起重机行驶接近跨内另一起重机时。

      ④吊运重物接近人员时。

      c。操作运行中应按统一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

      d。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正常。

      e。起重机大、小车在正常作业中,严禁开反车制动停车;变换大、小车运动方向时,必须将手柄置于“零”位,使机构*停止运转后,方能反向开车。

      f。有两个吊钩的起重机,在主、副钩换用时和两钩高度相近时,主、副钩必须单独作业,以免两钩相撞。

      g。两个吊钩的起重机不准两钩同时吊两个物件;不工作的情况下调整起升机构制动器。

      h。不准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严禁在有负载的情况下调整起升机构制动器。

      i。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制度: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②超过额定起重量时不吊③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挂不牢不吊;④吊物上有人或有其它浮放物品不吊⑤抱闸或其它制动安全装置失灵不吊;为了确保起重作业安全可靠,起重机装有较完善的安全装置,以便在意外的情况下,起到保护机件或提醒操作人员注意,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1。液压系统中各溢流阀:可抑制回路中的异常高压,以防止液压油泵及马达的损坏,并防止处于过载状态。

      2。吊臂变幅安全装置:当不测事故发生,吊臂变幅油缸回路中的高压软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断时,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就起作用,锁闭来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臂不致下跌,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3。吊臂伸缩安全装置:当不测事故发生,吊臂伸缩油缸回路中的高压软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断时,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就起作用,锁闭来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会自己缩回,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4。高度限位装置:吊钩起升到规定的高度后,碰触限位重锤,打开行程开关,"过绕"指标灯即亮,同时切断吊钩起升、吊臂伸出、吊臂伏到等动作的操作而确保安全。这时只要操纵吊钩下降,吊臂缩回或吊臂仰起(即向安全方操作)等手柄时,使限位重锤解除约束,操作即恢复正常。在特殊的场合,如仍需要作微量的过绕操作,可按下仪表盒上的释放按钮,此时限位的作用便解除,但此时的操作必须十分谨慎小心,以防发生事故。

      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以这三点:

      

      1、场地选择应合适

      操作时应选择宽敞通畅的中装场地,便于意外发生时,能及时撤离危区。

      

      2、定点确立应稳定

      操作时要确认立足点的稳定:站在机械设备和堆放的物件上挂吊时,应注意脚下有无滑倒和绊倒的危险。

      

      3、有害方位应避开

      操作时应避开失能力作用的方向,因为吊物在运行中可能坠落或滑脱,不对称的吊运将产生摇摆和旋转,吊物正常运行也存在动能。因此,作业者在挂吊和指挥时需要注意避开这些有害的方位。

      为了确保起重作业安全可靠,起重机装有较完善的安全装置,以便在意外的情况下,起到保护机件或提醒操作人员注意,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https://www.56j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