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技术首页>行业百科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回放

开播时间06-08 14:00

产品推荐

更多>

我国rfid技术发展概况及其产业链的构建

2008
12-08

15:24:59

分享:
392
来源:
     一、我国RFID应用概况及效益 
    近几年,随着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RFID的市场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的RFID应用主要集中在中低频领域(工作频率小于30MHz),在身份识别、安全门禁、电子购票、交通等领域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我国高频RFID(工作频率大于400MHz)应用有很多政府参与的痕迹,整体规模不大,其中zui典型的应用案例就是*的车辆调度系统(ATIS)、海关的自动验放系统和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 
    在全国铁路调度和统计系统中,已有55万辆车厢、机车安装了无源RFID标签;东北几省的高速公司已经开始尝试使用RFID进行联网收费;上海市*也已应用RFID对全市16万只液化石油气瓶、1万只剧毒化学品容器、10万箱*爆竹和4万辆出租车车载 计价器进行电子跟踪。*、香港机场、广州、上海、四川政府、中国重汽卡车公司、杭州卷烟厂和昆明市烟草公司已采用RFID技术,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中国高频RFID应用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的试点项目,但随着标签价格逐渐下降,行业应用环境的逐步完善,预计在2008年前后,物流、供应链管理将会成为RFID的重要发展领域,整个高频RFID市场将得到*的推动。2010年前后,RFID开始在零售业中应用,中国RFID市场将会迎来爆炸式的增长。随着应用的逐步推广,高频系统在整个RFID市场规模中的比例将会不断扩大。 
    RFID除了数据快速、准确获得和采集以外,还有如下好处:一是把货物发运的过程和发票处理的过程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整个交货和支付或收账的过程自动匹配,给企业节省很多时间和成本;二是可以控制店内存货,可以和厂商协商,货到付款,减少存款积压的资金,降低财务费用;三是发挥其监控的功能,比如在零售业中,可以在确保进行技术检验时会*,企业可以通过RFID监控其所委托的企业是否真的检验过;此外,在恶劣的环境中比如产品摔坏、灰尘多或是集装箱内部,条形码无法使用,而通过RFID技术可以监控资产是否及时返还公司,第三方采集的信息是否准确等等。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是我国zui早应用RFID的系统,也是应用RFID范围zui广的系统。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中,就zui终确定RFID技术为解决“货车自动抄车号”的*方案。采用RFID技术以后,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统计的实时化、自动化,降低了管理成本。据相关报道,自动抄号后,货运物流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3亿多元。再如,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全面启用的车辆智能电子标签把整车的产、供、销和售后服务贯穿成一体,从而实现整车物流信息化管理。采用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够*解决整车生产、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克服售后服务、质量跟踪和索赔等方面存在难以掌握的现象。 
    二、我国RFID产业链构建情况  
    RFID整个产业链包括了标准制订、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芯片封装、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以及应用系统开发等7个方面。 
    在标准制定方面,国家标准委已经联合*、*以及上海标准化研究院等十四个部委,共同进行中国RFID标准的研究,并将形成《中国RFID发展技术白皮书》。现在,我国已经完成了对动物应用RFID标准草案的起草。在芯片设计与制造方面,目前已经有上海华虹、上海复旦微电子、上海贝岭等企业涉足,2004年8月,中国已经推出了超高频的芯片;在天线设计与制造方面,*第五十研究所等专业院所正在专门对不同频段的天线进行研究;在读写设备方面,上海华申智能、深圳远望谷都在进行研发,已经开发出了900兆RFID超高频的读写器;在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和AUTO-ID中国实验室已和SAP合作,正在进行电子标签中间件的开发;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上海海鼎对RFID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进行开发,上海通用卫星导航有限公司正在尝试将RFID运用于航空物流管理,上海港务正在进行RFID在集装箱管理中的应用测试。另外,北京维深电子、江苏瑞福和江苏盛科也参与其中。在RFID测试技术方面,*正在联合建设国家的电子标签测试,提供的RFID技术测试和应用测试,为行业应用提供示范和服务。 
    国家信息安全高于一切,在RFID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牢牢把握这个核心。RFID标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编码规则、传输协议、*数据库等,我国必须警惕信息侵略,国家必须掌握电子标签领域发展的主动权。RFID的使用离不开*数据库,谁掌握了产品信息的*数据库和电子标签的注册登记和密码发放权,谁就获得了全部产品、产品身份、产品结构、物流及市场信息的拥有权。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编码标准、芯片和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安全。 以采用EPCglobal为例,EPC系统的*数据库在美国,且美国*是EPCglobal的强力支持者,如果我国使用EPCglobal的编码体系必然使我们物资有关信息被美国所掌控,这显然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信息安全甚至国防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我国已经规划的RFID的频段有50kHz-190kHz,高频波段是13.56MHz加减7kHz,还有是432MHz-434.79MHz,这些开放频段的所有指标都是参照我们国家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技术要求进行的。我国规划的另外一个频段就是900MHz、910MHz、910.1MHz这三个频点,已广泛应用于列车车辆识别,在这方面的使用非常成功。但是这些频点是2005年之前**临时使用,到现在为止使用期已经到期,所以对新设备国家不再审批,也就不再重新核准。原因在于我们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对现有无线电业务的干扰。所以,国家正在考虑对这一段的频率规划做进一步技术上的考虑,不然对我国的公共移动通信的干扰的影响面是非常大的,这方面的频率规划我们也在做。但是,做完以后也是专门应用于列车车辆的识别,不会应用到其他场所。另外一个频段就是5.725GHz-5.850GHz,应用于不停车收费管理。也是我们国家专门规划的RFID频率。 
    目前进入RFID产业链的企业,有很多是原来从事条码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无疑将会把在条码行业的成功经验移植进RFID电子标签领域。专家认为,虽然RFID发展前景很好,但RFID并不能*取代传统条码技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RFID电子标签将和商品条码技术同时存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https://www.56j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